[发明专利]一种Y型分子筛及制备和其在裂化中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36168.9 | 申请日: | 2019-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6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 发明(设计)人: | 秦波;高杭;杜艳泽;柳伟;王仲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1B39/24 | 分类号: | C01B39/24;B82Y40/00;B01J29/16;B01J35/10;C10G4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筛 制备 裂化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Y型分子筛及其制备和其在裂化中的应用,所述Y型分子筛外表面呈现多菱角状纳米晶体,表面纳米晶体尺寸为30~800nm;所述Y型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其分子筛合成液中含有表面活性剂S和低碳醇M,所述Y型分子筛拥有更多的可接触面积和更多的可接触活性位,所述分子筛用于加氢裂化过程显著提高了催化剂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Y型分子筛及其制备和其在裂化中的应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Y型分子筛及其制备和其在加氢裂化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Y型分子筛具有大比表面积、高水热稳定性、适宜酸性以及合成成本低等明显优势,同时,在其拓扑结构中有1.12nm的超笼结构使其在催化领域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位置。目前,已在石油炼制、污水处理和废气处理等多个领域应用。
Y型分子筛晶粒尺寸一般从几百纳米到几个微米不等,孔道尺寸小于1.3nm,分子在分子筛孔道中扩散时,与孔壁不断发生碰撞,造成大分子较难离开分子筛孔道,产生副反应和造成催化剂积碳。常规微米级Y型分子筛比表面积较小,造成分子筛内表面活性中心的损失,降低活性位的有效利用率。微米级Y型分子筛的微孔结构导致反应物扩散路径较长、扩散阻力较大和活性中心的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出现,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工业中的应用,尤其是在石油炼制领域中油品大分子反应。目前,研究者们通常采用制备多级孔Y型分子筛和缩短孔道长度,即纳米级Y型分子筛两种方法解决微米级Y型分子筛出现的诸多问题。
多级孔Y型分子筛的制备方法主要是通过后处理方法,将分子筛放置在酸性环境或碱性环境中达到脱铝、脱硅目的,进而在分子筛骨架引入介孔结构。或在分子筛初始凝胶形成过程中加入模板剂,通过高温焙烧将分子筛骨架中的模板剂去除,形成缺陷位引入二次孔。两种方法均可在分子筛骨架内形成二次孔结构,但引入二次介孔较少,并且二次孔多在分子筛表面形成,对大分子扩散到分子筛孔道内作用并不大。
相较于多级孔Y型分子筛制备方法,纳米级Y型分子筛具有高比表面积、高负载能力以及较短的孔道结构等多个优势。纳米级Y型分子筛晶粒尺寸有利于提高活性中心的可接近性,有效减小大分子在分子筛孔道内的扩散路径,提高扩散效率。尤其,在晶粒尺寸100nm时,其外比表面积显著增加,孔道显著缩短,大幅度提高其催化性能。但,过小的晶粒尺寸易引起晶粒团聚、固液难分离等问题,影响其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目前,纳米级Y型分子筛的合成方法主要是通过利用模板剂、晶种或微波、超声设备干预等直接水热合成。
CN100551825公开了一种在旋转床重力条件下进行初始凝胶配制过程,该方法工艺流程复杂,不利于大规模工业生产。CN101723400公开了一种晶粒直径为100nm~700nm的小晶粒Y型分子筛的制备方法,该合成方法制备的小晶粒为高度分散型,不利于分离,收率较低。CN106698460公开了一种利用超声干燥处理方法制备纳米Y分子筛,该方法可通过过滤收集产物,但该合成过程复杂,不利于工业大规模生产。CN105621446公开了一种以改性高岭土为原料合成纳米Y型分子筛的方法,该方法合成Y型分子筛晶粒较小,在30~100nm之间,但合成原料特殊,并且产品收率较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Y型分子筛及其制备和其在裂化中的应用,所述Y型分子筛拥有更多的可接触面积和更多的可接触活性位,所述分子筛用于加氢裂化过程显著提高了催化剂的性能。
一种Y型分子筛,外表面呈现多菱角状纳米晶体,表面纳米晶体尺寸为30~800nm,优选50~500nm。所述分子筛的比表面积为650~1000m2/g,优选700~900m2/g;总孔体积为0.30~0.48ml/g,优选0.32~0.42ml/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61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