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发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5572.4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4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河亨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10K50/814 | 分类号: | H10K50/814;H10K59/13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彤;刘久亮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发光 装置 | ||
有机发光装置。有机发光装置增强了布置在基板(110)上并且由网格形状的供给线(210)所限定的多个发光部(120a、120b、120c、120d)的亮度均匀性。各个发光部在发光区(LA)中包括第一电极(220)、有机发光层(240)和第二电极(250)。在非发光区(NA)中,第一电极(220)包括电流注入线(140a、140b、140c、140d)。至少两个发光部(120a、120d)的电流注入线(140a、140b、140c、140d)具有可以通过电流注入线(140a,140d)的不同长度(L1,L2)和/或不同宽度(W1,W2)来实现的不同电阻值。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有机发光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增强亮度均匀性的有机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荧光灯或白炽灯用作照明装置。然而,荧光灯具有低显色指数(CRI)并且含有作为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的汞,而白炽灯能量低。
最近,已经提出了使用基于氮化物半导体的发光二极管的LED灯。然而,LED灯需要一种用于散发在其后表面从发光二极管产生的大量热量的装置。
通过在诸如蓝宝石基板的刚性基板上外延气相沉积的处理来制造发光二极管。因此,除非将单个发光二极管芯片安装在柔性基板上,否则发光二极管几乎不具有柔性。
为了克服传统的基于氮化物半导体的LED灯的局限性,已经在研究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有机发光装置。可以容易地实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大规模制造,并且能够在廉价的玻璃基板或廉价的塑料基板上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当在塑料基板上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时,能够制造柔性有机发光装置。
靠近电极的区域的亮度高于远离电极的区域。因此,已经进行了用于增强有机发光装置的亮度均匀性的技术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能够增强亮度均匀性的有机发光装置。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具有减少短路的结构的有机发光装置。
本公开的目的不限于已经提到的内容。另外,从以下描述和实现可以理解其他目的和优点。此外,将显而易见的是,本公开的目的和优点可以通过所附权利要求所涵盖的各种手段来实现。
根据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主题,一种有机发光装置包括:基板和布置在该基板的中央区域中的多个发光部。多个发光部具有第一电极、有机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堆叠的结构。另外,多个发光部分别包括发光区和发光区外部的非发光区。多个发光部中的每一个发光部的第一电极在非发光区中包括电流注入线。多个发光部中的至少两个发光部的电流注入线具有可以通过电流注入线的不同长度和/或不同宽度来实现的不同电阻值。
当多个发光部中所包括的电流注入线具有相同长度时,发光部很可能具有不同的亮度。在示例中,靠近焊盘部的发光部具有过高的亮度,而远离焊盘部的发光部具有过低的亮度,从而导致亮度均匀性降低。在另一示例中,当布线部布置在焊盘部的两个边缘上以分配电流时,靠近布线部的发光部具有过高的亮度,而基板的远离布线部的中央部分具有亮度过低。
在本公开中,作为发光部中所包括的电流注入线的长度(和/或宽度)不同的结果,能够改善亮度的均匀性。电流注入线用作电阻并且提高了电流进入每个发光部的屏障。在发光部具有过高亮度的情况下,当电流注入线加长时,电阻值可以增加,并且亮度可以降低。相反,在发光部具有过低亮度的情况下,当电流注入线缩短时,电阻值可以降低,并且亮度可以增加。由此,整体上提高了亮度的均匀性。
绝缘体线可以布置在电流注入线的两侧。
供给线可以集成在非发光区中并且可以接触第一电极。在这种情况下,非发光区可以具有供给线、第一电极和绝缘层堆叠的结构。
焊盘部可以布置在基板的一个边缘上。作为另一示例,第一焊盘部布置在基板的一个边缘上,第二焊盘部可以布置在基板的另一边缘上。优选地,当电流注入线远离焊盘部时,电流注入线变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乐金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55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