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绞线中心丝开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4911.7 | 申请日: | 2019-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9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白石;席晓卿;黄金;陈桂军;欧进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性纤维复合加固南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19/00 | 分类号: | B23D19/00;B23D33/02;B23Q1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孙兵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绞线 中心 开槽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绞线中心丝开槽系统,包括从放线端向收线端依次设置的放卷机、前钢丝调直机、机床、后钢丝调直机和收卷机,所述机床的转轴上安装有开槽刀片,所述机床的操作平台上安装有开槽工装,所述开槽工装包括基块,所述基块内设有钢丝通道,在钢丝通道的正上方设有刀片槽口。通过放卷机、前钢丝调直机、后钢丝调直机和收卷机对中心丝校直拉紧,通过开槽工装有效地对中心丝位置进行规制,开槽刀片对中心丝进行开槽,中心丝下方的钢丝导轮能减少开槽刀片加工切削力对中心丝移动的阻碍,防止中心丝发生扭动,确保中心丝开槽的直线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丝开槽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钢绞线中心丝开槽系统。
背景技术
在后张预应力及先张预应力工程中,钢绞线都是应用最广泛的预应力钢材,钢绞线的工作状态直接关系到结构是否安全可靠和能否正常使用,同时对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也极为重要。由于服役期间的钢绞线处于高应力状态,极易腐蚀,因此对钢绞线的状态监测具有重大意义。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具有测量线性度高、重复性好、抗电磁干扰、体积小、可实现数据远距离传输等优点,适用于预应力钢绞线的应变监测。国内学者针对此项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将光纤光栅传感器内嵌入钢绞线中心丝的凹槽内,加工成自感知钢绞线,从而实现受力与监测功能的一体化,在土木工程领域逐步得到推广与应用。
同时该项技术对自感知钢绞线的开槽加工方式也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既要确保开槽尺寸的稳定性,以防钢绞线截面损失的增多,又要确保开槽的直线度,以确保光纤光栅布设的稳定性。目前国内的加工方式可以通过拉制异型钢丝的生产方式实现开槽钢丝的生产,但是由于开槽尺寸较小,对于异型钢丝的拉挤模具提高了较高的要求,现有的的模具往往拉制几百米就出现严重的磨损,无法从批量生产的角度完成钢丝开槽这一工艺。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稳定批量开槽的加工方式就显得极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能稳定适用量产的钢绞线中心丝开槽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绞线中心丝开槽系统,包括从放线端向收线端依次设置的放卷机、前钢丝调直机、机床、后钢丝调直机和收卷机,所述机床的转轴上安装有开槽刀片,所述机床的操作平台上安装有开槽工装,所述开槽工装包括基块,所述基块内设有钢丝通道,在钢丝通道的正上方设有刀片槽口,所述开槽刀片的下半部与刀片槽口的下半部相匹配,在钢丝通道的正下方设有可转动的钢丝导轮,所述钢丝导轮的最高点与刀片槽口的最低点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开槽工装有效地对中心丝位置进行规制,开槽刀片通过刀片槽口与钢丝通道贯交处的开口向下对中心丝进行旋转开槽,中心丝下方的钢丝导轮能减少开槽刀片加工切削力对中心丝移动的阻碍,防止中心丝发生扭动,确保中心丝开槽的直线度。
进一步地,前钢丝调直机和后钢丝调直机的调直轮都至少为10组,具备调控预紧力的功能,且前钢丝调直机与后钢丝调直机调直方向互相垂直。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确保中心丝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均具有较好的调直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后钢丝调直机与收卷机工作模式为主动模式,放卷机和前钢丝调直机工作方式为被动放卷。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以确保能给开槽过程中的中心丝提供预张力,保证钢丝的笔直,避免了刀片切割过程中引起的钢丝振动,进一步减轻了对于开槽刀片的磨损,延长了刀片的使用寿命,可以实现开槽工艺的连续作业。
进一步地,所述钢丝通道内径比中心丝直径大0.1-2mm。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能有效规制钢丝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刀片槽口上半部的矩形口开口宽度和下半部的半圆直径相同,且都比开槽刀片的直径大0.5-5mm;开槽刀片的直径小于3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性纤维复合加固南通有限公司,未经智性纤维复合加固南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49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牛油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双火箭助推器无人机发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