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鞍山式赤铁矿浮重联合选矿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4855.7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3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徐冬林;韦文杰;余建文;钟小宇;王长艳;李纯阳;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9/00 | 分类号: | B03B9/00;B03B7/00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李玲 |
地址: | 114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鞍山 赤铁矿 联合 选矿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鞍山式赤铁矿浮重联合选矿工艺,包括由一粗、一精和三扫组成的浮选作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螺旋溜槽和摇床组成的重选作业。具体选别过程如下:将品位为45%~50%的鞍山式赤铁矿浮选给矿给入浮选作业,将浮选作业产出的一精尾、一扫精、二扫精和三扫精合并为浮选中矿;将浮选中矿给入螺旋溜槽,获得螺精矿、螺中矿和螺尾矿;螺中矿给入摇床,获得摇床精矿和摇床尾矿;摇床精矿返回到螺旋溜槽给矿;浮选精矿和螺精矿合并为品位65%以上的最终精矿,浮选尾矿、螺尾矿和摇床尾矿合并为品位14‑20%的最终尾矿。本发明的优点是:1)生产操作方便、指标稳定;2)精品合格率提高15%以上,尾品降低1%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业工程选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鞍山式赤铁矿浮重联合选矿工艺。
背景技术
鞍山式赤铁矿石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类型,目前采用的生产工艺为阶段磨矿、粗细分选、重选—强磁—阴离子反浮选工艺和阶段磨矿、弱磁—强磁—阴离子反浮选工艺。这两种工艺的浮选部分均为一段粗选、一段精选、三段扫选,即为典型的一粗、一精、三扫浮选工艺流程,具体工艺流程见图1。
该浮选工艺流程存在这样的问题:精选尾矿、三段扫选的精矿均顺序返回上段作业给矿,中矿循环频繁,整个浮选作业相互影响,生产操作比较困难,生产指标容易波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鞍山式赤铁矿浮重联合选矿工艺,替代现有的一粗、一精、三扫浮选工艺,以实现减少中矿循环量,便于生产操作,稳定生产指标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鞍山式赤铁矿浮重联合选矿工艺,包括浮选作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重选作业,在所述的浮选作业中产出的中矿集中作为重选作业的给矿,具体选别过程如下:
1)浮选作业
所述的浮选作业由一段粗选、一段精选和三段扫选组成;
将品位为45 %~50 %、粒度为-200目含量85%以上的鞍山式赤铁矿给入浮选作业的一段粗选,获得浮选作业品位为66%以上的一段精选精矿、一段精选尾矿、一段扫选精矿、二段扫选精矿、三段扫选精矿和品位为12-17%的三段扫选尾矿;一段精选精矿为浮选精矿,三段扫选尾矿为浮选尾矿,将一段精选尾矿、一段扫选精矿、二段扫选精矿和三段扫选精矿合并为品位为40-46%的浮选中矿;
2)重选作业
所述的重选作业由螺旋溜槽和摇床组成;
将浮选中矿作为重选作业的给矿给入螺旋溜槽,获得品位为64%以上的螺旋溜槽精矿、品位为30-35%的螺旋溜槽中矿和品位为15-20%的螺旋溜槽尾矿;螺旋溜槽精矿为重选精矿;螺旋溜槽中矿给入摇床,获得品位为40-45%的摇床精矿和品位为20-25%的摇床尾矿;摇床精矿作为重选中矿返回到螺旋溜槽给矿;
浮选精矿和重选精矿合并为品位65%以上的最终精矿,浮选尾矿、螺旋溜槽尾矿和摇床尾矿合并为品位14-20%的最终尾矿。
同现有选矿工艺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浮选作业中矿不循环返回上段作业,给入重选作业处理,重选作业循环量减少,便于整个流程生产操作和指标稳定;
2)与原浮选工艺相比,最终精矿品位合格率提高15%以上,最终尾矿品位降低1%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原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未经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48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