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上单开道岔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4313.X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4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平;张翠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2 | 分类号: | E01D19/12;E01D2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毅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5 | 代理人: | 师玮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上单 开道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桥上单开道岔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放样:评估桥梁沉降之后对道岔的控制桩放样,控制桩包括岔前桩、岔心桩、岔后桩及道岔护桩;步骤二、浇筑底座板:凿毛桥梁上表面,施工道岔区的底座板;步骤三、隔离施工:在底座板上进行隔离层和弹性垫板施工;步骤四、浇筑底层道床板:在隔离层上绑扎底层道床板的钢筋,浇筑底层的道床板;步骤五、组装岔枕:首先根据岔前桩、岔心桩、岔后桩及道岔护桩位置,精确定好所有岔枕位置。本发明先放样控制桩,然后浇筑混凝土再根据控制桩组装岔枕,从而提高施工精度,降低施工误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上单开道岔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大发展的到来,迫于高速列车运输对道岔的通过速度不断的提高,道岔在高铁与客专线上采用了许多大号码的道岔直接影响到线路的安全性与舒适性,道岔的铺设是保证道岔正常使用的重要环节,只有高精度的铺设质量,才能保证道岔具有高平顺性,从而保证列车通过时的舒适度。
为了提高施工精度,降低施工误差,保证桥梁道岔的精准达标,急需提高一种工序简单的道岔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桥上单开道岔的施工方法,提高施工精度,降低施工误差。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桥上单开道岔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放样:评估桥梁沉降之后对道岔的控制桩放样,控制桩包括岔前桩、岔心桩、岔后桩及道岔护桩;
步骤二、浇筑底座板:凿毛桥梁上表面,施工道岔区的底座板;
步骤三、隔离施工:在所述底座板上进行隔离层和弹性垫板施工;
步骤四、浇筑底层道床板:在所述隔离层上绑扎底层道床板的钢筋,浇筑底层的道床板;
步骤五、组装岔枕:首先根据岔前桩、岔心桩、岔后桩及道岔护桩位置在直基本轨、曲基本轨位置摆放在底层的道床板上,然后精确定好第一根岔枕位置,以第一根岔枕为基准,精确定好其他岔枕位置,调整所有道岔的岔枕间距并在直基本轨侧拉弦线使其他岔枕的位置与所述弦线弧度一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步骤六、浇筑其它层道床板:在所述底层道床板上绑扎其他层道床板的钢筋,浇筑其它层的道床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四的底层道床板与步骤六的其它层道床板共同构成了道床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步骤七、拼装道岔钢轨:先把轨件吊装就位,再根据设计文件在道床板上摆放并安装道岔钢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轨件吊装就位的过程是:吊装摆放轨件时使用扁担梁和柔性吊带进行吊装;
每个吊点位置间距均匀布置,吊装过程中缓起缓落,并使用柔性绳牵引拖拉;
道岔钢轨的端头距离最近吊点间距小于8m,两个吊点之间的挠度小于100m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道岔钢轨的摆放的过程包括:
(1)从前至后依次摆放成设计文件所需的道岔钢轨;
(2)每段吊装顺序按照先直向后侧向、先外股后内股进行;
(3)逐段拨正道岔钢轨,使道岔钢轨落槽,然后进行方向、轨距、密贴调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道岔钢轨的摆放的过程还包括:(4)使用道尺将道岔钢轨放入到正确位置,将方尺放在直钢轨第一个锁闭装置处的凹槽内,通过方尺校准左钢轨、右钢轨外侧的样冲眼,使道岔钢轨到达正确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43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