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气设备用自动管道切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4278.1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1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周美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闽清紫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21/00 | 分类号: | B23D21/00;B23D33/00;B23D33/02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李晓芬 |
地址: | 3508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气 备用 自动 管道 切割机 | ||
1.一种电气设备用自动管道切割机,其结构包括总控制箱(1)、导管牵引器(2)、卡爪(3)、切割控制器(4)、辅助平衡器(5)、底座(6)、固定架(7)、切割器控制箱(8)、切割器(9),所述总控制箱(1)安装于底座(6)上方,所述导管牵引器(2)右侧安装有卡爪(3),所述导管牵引器(2)下方与底座(6)上方固定连接,所述辅助平衡器(5)嵌入安装于底座(6)上,所述切割器控制箱(8)通过固定架(7)固定,所述切割器控制箱(8)与切割器(9)电连接,所述切割控制器(4)与切割器控制箱(8)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平衡器(5)包括滑轨机构(51)、伸缩支撑壳机构(52)、支撑架机构(53),所述滑轨机构(51)上方安装有伸缩支撑壳机构(52),所述支撑架机构(53)与伸缩支撑壳机构(52)机械连接;
所述滑轨机构(51)包括滑块(511)、滑板架(512)、连接块(513)、缓冲底座(514),所述滑块(511)下方与滑板架(512)上方相焊接,所述滑板架(512)两侧焊接有连接块(513),所述滑板架(512)下方与缓冲底座(514)上方相焊接;
所述伸缩支撑壳机构(52)包括卡块(521)、连接支撑框(522)、伸缩器(523)、滑槽架(524),所述卡块(521)与伸缩器(523)对称一端相焊接,所述伸缩器(523)固定安装于连接支撑框(522)两侧,所述连接支撑框(522)与滑槽架(524)呈一体浇筑成型;
所述支撑架机构(53)包括缓冲支撑轮机构(531)、第一转轴(532)、交叉板(533)、槽孔(534)、第二转轴(535),所述缓冲支撑轮机构(531)安装于交叉板(533)之间,且通过第一转轴(532)连接,所述交叉板(533)之间通过第二转轴(535)连接,所述交叉板(533)与槽孔(534)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缓冲底座(514)包括导接块(C1)、铰接块(C2)、限位导块(C3)、连接支撑板(C4)、第一缓冲弹簧(C5)、第二缓冲弹簧(C6)、第一辅助支板(C7)、铰接架(C8)、第二辅助支板(C9),所述连接支撑板(C4)下两侧焊接有导接块(C1),所述铰接块(C2)上方与连接支撑板(C4)下方相焊接,所述限位导块(C3)与连接支撑板(C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铰接架(C8)通过第一缓冲弹簧(C5)与第二辅助支板(C9)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弹簧(C5)之间设有第一辅助支板(C7),所述铰接架(C8)之间设有第二缓冲弹簧(C6)通过电焊相连接;
所述缓冲支撑轮机构(531)包括橡胶缓冲层(D1)、隔挡环(D2)、气垫层(D3)、限制架(D4)、滑环块(D5)、凹槽(D6)、转盘(D7),所述橡胶缓冲层(D1)套合在隔挡环(D2)外侧,所述隔挡环(D2)与转盘(D7)之间设有气垫层(D3),所述隔挡环(D2)通过限制架(D4)与转盘(D7)相连接,所述凹槽(D6)与转盘(D7)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限制架(D4)与滑环块(D5)固定连接;
当在对导管进行切割时,先通过拖动连接支撑框(522),让滑槽架(524)在滑块(511)、滑板架(512)上进行滑动,使得两个连接支撑框(522)之间的间距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将导管穿过导管牵引器(2),通过导管牵引器(2)对导管进行牵引,致使导管会自动的往右进行移动,当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控制卡爪(3)将导管固定住,当发现导管与辅助平衡器(5)上方存在一定的间隙时,通过控制伸缩器(523)进行伸长,带动卡块(521)向中部移动,从而让交叉板(533)上下的夹角逐渐的变小,当缓冲支撑轮机构(531)与导管接触后,停止继续伸长伸缩器(523),然后在控制切割器(9)对缓冲支撑轮机构(531)上的导管进行切割,使得导管不会发生下垂;当在对导管进行切割时,切割刀作用在导管上时,将会产生震动,通过橡胶缓冲层(D1)来减缓切割刀对导管所产生的震动力,然后在将震动力传输到气垫层(D3)上,使得气垫层(D3)对传来的震动力进行分解,致使震动力逐层的递减,而当导管在受到较大的压力时,将会使导管向下压动隔挡环(D2),当隔挡环(D2)承受力达到最大值时,将会把所承受的压力传输到连接支撑板(C4)上,使得连接支撑板(C4)向下压动铰接架(C8),通过铰接架(C8)将压力作用到第一缓冲弹簧(C5)、第二缓冲弹簧(C6)上,通过第一缓冲弹簧(C5)、第二缓冲弹簧(C6)对压力进行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闽清紫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闽清紫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427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