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冰雪运动技术动作及心理素质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4273.9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75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丹;卢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体育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冰雪 运动 技术 动作 心理素质 训练 装置 | ||
一种冰雪运动技术动作及心理素质训练装置,涉及一种冰雪运动训练装置,在所述准备区的任意一个踏板上表面上设有限位卡板,所述限位卡板由转动板和固定底板组成,在所述固定底板上表面上内嵌有与所述固定底板转动配合的转动板,在所述转动板上表面设有冰刀卡放槽,在所述条状安装槽前端的地面上设有与所述起跳区相对应的深坑,在所述深坑内设有数个海绵块组成的海绵池;本发明不仅使得运动员能够在陆地上进行模拟冰面滑行状态下的起跳转体训练,而且完全规避了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落地摔倒、摔伤以及与他人相撞的情况,大大减轻了运动员的心理负担,使得运动员能够全身心的进行起跳转体的训练,有效提高了运动员的训练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雪运动训练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冰雪运动技术动作及心理素质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在花样滑冰运动中,需要运动员在高速滑行状态下进行跳跃、转体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这类动作不仅要求运动员具有极佳的身体素质,而且还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有极高的要求,其原因在于花样滑冰运动是在冰面上滑行,在做一些转体跳跃的技术动作时,需要运动员起跳落后在空中进行转体,这就导致运动员落地时需要承受几倍于自身重力的力度,再加上运动员穿的是冰鞋,这就很容易导致运动员落地时站立不稳,出现摔倒、摔伤甚至骨折的情况,倘若运动员出现过这类情况,就很容易产生恐惧的心理,进而严重影响场上的发挥,造成技术动作不规范的问题。
为了帮助运动员尤其是刚接触花样滑冰的选手克服恐惧的心理,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反复的训练使得运动员能够充分掌握技术动作,进而克服恐惧的心理,然而在日常的花样滑冰训练过程中,花样滑冰需要在专业的滑冰场地内进行,而滑冰场地日常的养护成本极高,一些刚入门或条件较差的花样滑冰运动员往往只能在公共的滑冰场地进行训练,有时还需要进行预约后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冰上训练,大部分时间是在陆地进行转体、跳跃的模仿训练,然而在陆地上训练大部分都是原地起跳,起跳时完全没有冰面滑行状态下的身体惯性,落地时的感觉也与冰面上完全不同,这种陆地模仿训练的方式并不能有效克服冰面上起跳恐惧的心理,另外,针对一些刚接触花样滑冰的运动员来说,由于场地和条件限制,他们往往是多人共同在冰上进行训练,由于运动员水平参差不齐,在训练过程中容易出现相互碰撞影响,例如在2014年花样滑冰大奖赛中国杯比赛中,闫涵与羽生结弦在热身时意外相撞,羽生下颚被地面的冰片划得血流如注,额角也有一道伤痕,由此可见哪怕是专业运动员在同一块场地训练时还会发生碰撞现象,这也就使得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不仅会担心落地摔倒、摔伤的情况,还会惧怕与他人相撞情况的发生,使得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有极大的心理负担,再加上有他人观看的情况下,运动员在起跳落地摔倒后会出现尴尬、失落等负面情绪,这也会对运动员的心理造成额外的负担。
目前,还没有能够有效减轻花样滑冰运动员心理负担,使其能够充分高效的进行起跳转体落地训练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冰雪运动技术动作及心理素质训练装置,通过本发明,不仅使得运动员能够在陆地上进行模拟冰面滑行状态下的起跳转体训练,而且完全规避了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落地摔倒、摔伤以及与他人相撞的情况,大大减轻了运动员的心理负担,使得运动员能够全身心的进行起跳转体的训练,有效提高了运动员的训练效率。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体育学院,未经吉林体育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42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