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渗透压差的渗透膜清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4111.5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56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杨;王文广;谭明;张晓东;杨兴涛;赵洪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青岛百发海水淡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5/02 | 分类号: | B01D65/02;C02F1/4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汪海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渗透压 渗透 清洗 系统 | ||
1.一种基于渗透压差的渗透膜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膜组件、第一循环泵(12)和第二循环泵(14),所述膜组件内部设有淡室(18)、浓室(19)和反渗透膜,且所述淡室(18)和浓室(19)之间的反渗透膜选择层朝向浓室(19),所述淡室(18)两端分别设有淡室进水口(1)和淡室出水口(2),且与淡室进水口(1)连接的管路上设有第二循环泵(14),所述浓室(19)两端分别设有浓室进水口(3)和浓室出水口(4),且与浓室进水口(3)连接的管路上设有第一循环泵(12);
所述膜组件为卷式膜组件,所述卷式膜组件的浓室进水口(3)与一个输入管路相连,且所述输入管路上依次设有第一电磁阀(8)、第一循环泵(12)、过滤器(11)、第二电磁阀(6)和高速泵(13),并且所述第二电磁阀(6)和高速泵(13)与一支路并联,所述支路上设有第三电磁阀(7),所述卷式膜组件的浓室出水口(4)与一个输出管路相连,所述卷式膜组件的淡室进水口(1)与两个管路连接,其中第一管路(22)上设有第五电磁阀(9),第二管路(21)上依次设有第二循环泵(14)和第六电磁阀(10),所述卷式膜组件的淡室出水口(2)与第三管路(23)连接,且所述第三管路(23)上设有第四电磁阀(5);
正常反渗透产水时,所述输入管路的输入端与原水桶(15)连接,所述输出管路的输出端与反渗透浓水桶(17)连接,所述第一管路(22)、第二管路(21)和第三管路(23)均与反渗透产水桶(16)连接,且第一电磁阀(8)、第二电磁阀(6)、第四电磁阀(5)、第五电磁阀(9)打开,第三电磁阀(7)、第六电磁阀(10)关闭,第一循环泵(12)和高速泵(13)开启,第二循环泵(14)关闭;
清洗时,所述输入管路的输入端与浓水桶连接,所述第一管路(22)、第二管路(21)和第三管路(23)与淡水桶连接,且第一电磁阀(8)、第三电磁阀(7)、第四电磁阀(5)、第六电磁阀(10)开启,第二电磁阀(6)、第五电磁阀(9)关闭,第一循环泵(12)、第二循环泵(14)开启,高速泵(13)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渗透压差的渗透膜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浓室(19)溶液电导率至少高于淡室(18)溶液电导率2ms/c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渗透压差的渗透膜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淡室(18)与浓室(19)流速均控制在2 cm~2 m/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渗透压差的渗透膜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水/淡水组合包括去离子水/海水(DI/SW)、去离子水/反渗透浓水(DI/CW)、海水/反渗透浓水(SW/C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青岛百发海水淡化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青岛百发海水淡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411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