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材表面的涂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4045.1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61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怡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笃云 |
主分类号: | B05B16/20 | 分类号: | B05B16/20;B05B16/60;B08B1/00;B08B1/04;B08B5/04;B08B15/04;B24B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材 表面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材表面的涂覆设备,包括打磨清洁装置,本发明通过在框体内部设置了打磨机构,第二电机通过蜗杆带动主动皮带轮进行转动,从而使主动皮带轮通过第二传动皮带带动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三皮带轮带动打磨辊进行转动,同时蜗杆转动带动蜗轮进行转动,使蜗轮通过滚珠丝杆带动滑动板往下端进行移动,使打滚向下对建材表面进行打磨,达到了能够快速对建材表面进行打磨的优点;通过在框体内部设置了吸灰机构,抽风机通电进行工作,通过机械能提升气体的动能,从而产生吸气,使吸气头将灰尘通过吸气管吸收至到收集框内侧进行收集,达到了能够快速对灰尘进行吸收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材加工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建材表面的涂覆设备。
背景技术
建筑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和复合材料等用于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的材料,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材料自身的装饰效果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生活需求,为此,工程师们便把各种具有特殊装饰效果和功能的涂层材料涂覆在建筑材料的表面,以使其有更好的保温、耐热、耐用和美观等特殊效果。
在对建材进行喷涂时,由于建材表面往往会有凸块,在喷涂时,往往需要先写建材进行打磨,打磨完毕后再进行喷涂,这样会浪费大量的时间,现有建材表面的涂覆设备不易快速对建材表面进行打磨,导致建材喷涂表面不平整。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发明在此提供一种建材表面的涂覆设备。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建材表面的涂覆设备,该装置包括支撑脚、导管、喷头和打磨清洁装置,所述支撑脚与框体底部四角固定连接,所述框体右端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前端安装有按钮,所述框体后端固定有电源导线,所述框体侧方中部开口处等距分布有防护条,所述框体与支撑板前后两端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板通过螺钉与第一电机前端锁紧固定,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主动辊中部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辊通过传送带与定向轮和从动辊内侧壁传动连接,所述打磨清洁装置安装于框体内部左上端,所述打磨清洁装置包括电机启动机构、打磨机构、联动机构、清灰机构和吸灰机构,所述电机启动机构安装固定于框体内部左上端,所述打磨机构与框体内部左上端螺栓连接,所述打磨机构通过皮带与联动机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清灰机构随着联动机构输出端同步移动,所述吸灰机构固定安装于框体内部右上端。
优选的,所述框体与涂料框底部螺栓连接,所述涂料框与导管上端相连通且接缝处密封,所述导管远离涂料框一端与喷头上端相连通且接缝处密封。
优选的,所述电机启动机构包括滚轮、竖板、第一传动皮带、齿轮、第一齿条、滑块、导轨、复位弹簧、压块、复位开关和接线框,所述滚轮与竖板内部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竖板通过电焊与支撑板内部左上端紧密固定,所述滚轮通过第一传动皮带与齿轮后端皮带轮传动连接,并且齿轮与竖板内部上端活动连接,所述齿轮与第一齿条右端相咬合,所述第一齿条通过螺钉与滑块右端锁紧固定,所述滑块与导轨内侧滑动配合,所述第一齿条通过复位弹簧与接线框下端左侧弹性连接,所述第一齿条与压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接线框与框体内部左上端螺栓连接,所述接线框下端安装固定有复位开关。
优选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固定板、第二电机、蜗杆、主动皮带轮、第二传动皮带、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第三皮带轮、滑动板、滚珠丝杆、滑框、蜗轮、打磨辊和导线,所述固定板与框体内部左上端螺栓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通过导线与接线框右端相固定,所述固定板通过螺钉与第二电机下端锁紧固定,所述第二电机与蜗杆后端转动连接,所述主动皮带轮随着蜗杆输出端同步转动,所述主动皮带轮通过第二传动皮带与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内侧壁传动连接,所述固定板前端中部开设有滑框,所述滑动板与滑框内侧壁滑动配合,所述滑动板内侧与滚珠丝杆传动连接,所述滚珠丝杆随着蜗轮中部同步转动,所述蜗轮与蜗杆输出端啮合传动,所述打磨辊随着第三皮带轮中部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笃云,未经杨笃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40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1,4-二氢吡啶类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斩拌机锅体的车弧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