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现场取冰芯薄片的冰芯钻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3742.5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19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阳;王庆;鞠磊;韩端锋;王永魁;陆苏超;李家宝;贾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7/00 | 分类号: | E21B7/00;E21B3/02;E21B10/43;E21B12/00;E21B12/06;G01N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现场 取冰芯 薄片 冰芯钻 | ||
本发明属于冰的现场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现场取冰芯薄片的冰芯钻。本发明主要运用在冰的现场加工技术领域,用于在冰层中钻取。本发明的冰芯钻在逆时针旋转时可以获取一整根冰芯样品,然后冰芯钻顺时针转动可以将冰芯直接加工成厚度相等的冰薄片。即一次操作即可获得厚度均匀的冰芯薄片样品,不需要获得一整根冰芯后再次切割,有效地提高了实验效率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冰的现场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现场取冰芯薄片的冰芯钻。
背景技术
在进行冰的研究前,需要使用冰芯钻在冰层中钻孔取柱状冰芯。但是因为冰芯钻较长且冰芯钻发动机较重,实际操作时难以控制冰芯钻完全竖直,并且在向下钻孔过程中由于发动机震动和人员握持不稳,难以获得完好不间断的冰芯样品。目前,为了获取实验用的冰薄片,一般先使用冰芯钻在冰层中提取冰芯,再使用电锯将冰芯等距离截断制成冰薄片。整体过程需要多次切割,所制薄片厚度不同且质量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场取冰芯薄片的冰芯钻。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冰芯钻外壳;所述的冰芯钻外壳为圆筒形结构,包括外壁与内壁,在冰芯钻外壳中部外壁与内壁之间的空间内从上到下均匀布置有铰链舱;所述的铰链舱的开口设置在内壁上,铰链舱内部设有铰链;所述的铰链的尾部通过弹性转轴安装于铰链舱内,铰链的头部安装有倾斜刀片,且铰链从尾部到头部顺时针布置在铰链舱中,在静置状态下,倾斜刀片突出内壁表面的铰链舱开口;所述的冰芯钻外壳顶端安装有动力输入转轴,底端设有底部刀槽;所述的底部刀槽内设有弹性刀片,弹性刀片的尾部通过转轴安装于底部刀槽内,弹性刀片中部通过弹簧连接于底部刀槽内,在静置状态下,弹性刀片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外张开;所述的冰芯钻外壳的内壁底部设有内壁棘爪;所述的外壁上开设有排屑螺纹。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
所述的铰链舱中的铰链由多节铰链零件构成,相邻的两节铰链零件之间的最大相对角度为15°。
所述的底部刀槽内弹性刀片向外张开的最大角度为30°;所述的铰链舱中铰链尾部弹性转轴的最大旋转角为4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现场取冰芯薄片的冰芯钻,以解决在现场取冰芯薄片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上述各种问题并提高工作效率。本发明主要运用在冰的现场加工技术领域,用于在冰层中钻取。本发明在冰芯钻逆时针旋转时可以获取一整根冰芯样品,然后冰芯钻顺时针转动可以将冰芯直接加工成厚度相等的冰薄片。即一次操作即可获得厚度均匀的冰芯薄片样品,不需要获得一整根冰芯后再次切割,有效地提高了实验效率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铰链舱布置图。
图3是本发明的铰链舱的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底部刀槽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与汽油机连接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涉及冰的现场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温度较低、厚度较大的真实冰面上,快速获取薄片状冰试样的技术。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现场取冰芯薄片的冰芯钻,以解决在现场取冰芯薄片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上述各种问题并提高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37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