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3618.9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8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郑桂来;李淑军;夏珊珊;王龙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协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106 云南省昆明市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方法 处理 系统 | ||
1.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污水送入厌氧池,进行水解酸化处理;
S2、经S1步骤处理后,取厌氧池上部污水,送入好氧池,同时对好氧池进行曝气,进行接触氧化处理;
S3、经S2步骤处理后,取好氧池上部污水,送入MBR膜池进行分离处理,处理后得到的污泥送回调节池,水送入清水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4步骤中MBR膜池处理后得到的水先加消毒剂进行消毒,然后送入清水池,再外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4步骤中MBR膜池处理后得到的水先加MBR膜反冲洗药剂,经清水池,送回MBR膜池,用于对MBR膜组件反冲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MBR膜组件反冲洗为间歇式反冲洗。
5.一种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污水处理方法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1)、厌氧池(2)、好氧池(3)、MBR膜池(4)、清水池(5)、第一曝气管(6)、污水泵(7)、污泥回流泵(8)、自吸泵(9)、反冲洗泵(10)、外排泵(11)、风机(12)、加药器(13),所述调节池(1)内设有污水泵(7),污水泵(7)通过管道与厌氧池(2)内底部的第一布水管(14)连接,所述厌氧池(2)内的上部设有第一溢流堰(15),所述第一溢流堰(15)通过管道与好氧池(3)内底部的第二布水管(16)连接,所述好氧池(3)内的上部设有第二溢流堰(17),所述第一曝气管(6)设于好氧池(3)内的底部,且,第一曝气管(6)位于第二布水管(16)上方,所述第二溢流堰(17)通过管道与MBR膜池(4)内底部的第三布水管(18)连接,所述污泥回流泵(8)设于MBR膜池(4)内的底部,污泥回流泵(8)通过管道与调节池(1)连接,所述自吸泵(9)的进液端通过管道与MBR膜池(4)内的MBR膜组件(19)抽液端连接,所述自吸泵(9)的出液端通过管道与清水池(5)连接,且管道设有加药器(13),所述反冲洗泵(10)的进液端通过管道与清水池(5)连接,所述反冲洗泵(10)的出液端通过管道与MBR膜组件(19)的抽液端连接,所述外排泵(11)设于清水池(5)内,所述风机(12)通过管道与第一曝气管(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曝气管(6)呈环状结构,第一曝气管(6)上设有若干个微孔曝气盘。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水管(14)、第二布水管(16)、第三布水管(18)的底部两边均对称设置有布水孔(20),布水孔(20)与布水管截面圆心之间的连线与通过布水管截面圆心的竖直中线之间的夹角α的角度为45°,两布水孔(20)之间的间距为4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协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协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361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