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粘防水卷材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3558.0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5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黄斯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卓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E04D5/00;E04B1/66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董觉非;邵琛 |
地址: | 518049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卷材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粘防水卷材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清扫基层的表面;步骤2:在基层的表面喷涂透层油,等待透层油渗透完成且完全干燥;步骤3:在透层油的表面喷洒粘层油,等待粘层油破乳且完全干燥;步骤4:在粘层油的表面黏贴自粘防水卷材;步骤5:碾压自粘防水卷材。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自粘防水卷材与基层之间实现微观满粘,即自粘防水卷材、粘层油、透层油及基层成为一个整体,并且透层油渗入基层的表面后,透层油填补了基层的细小缝隙,降低了建筑的渗漏概率,降低了防水维修成本,保证建筑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粘防水卷材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自粘防水卷材采用干粘法的施工工艺在防水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干粘法工艺在施工时,通常是先对基层,即施工面进行清扫,然后通过滚筒将基层处理剂涂刷到基层上,其目的是为了增强防水材料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力,带基层处理剂干燥后,对节点,如女儿墙阴阳角、穿墙管道等地方进行加强处理,处理完成后,大面施工自粘防水卷材,将自粘防水卷材直接粘合在涂刷了基层处理剂的基层上;但是这种干粘法工艺存在一些弊端:1、基层即使进行清扫,但还是会残留小部分的粉尘,此时施工的基层处理剂很难保证跟基层粘合牢固,这时将自粘防水卷材粘合上去,后期可能会出现空鼓、粘合不牢的现象,易造成漏水;2、由于基层本身没有粘性,即使通过基层处理剂将自粘防水卷材粘合在基层上,也几乎依靠自粘卷材自身的粘结性能才实现粘合,卷材与基层并不能成为一个整体,防水效果差;3、由于混凝土的特性,基层后期会出现一些微小的裂缝,施工自粘防水卷材时并未能提前解决该问题,增大了后期渗漏的风险;4、由于混凝土施工时需要振捣,振捣的过程中,骨料下沉,浆料上浮,因此基层表面的强度稍差,容易出现起粉起砂的情况,导致自粘防水卷材与基层粘合效果不理想。
现有技术中CN103669423A公开了自粘防水卷材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a)将自粘防水卷材的自粘面与主体结构接触;b)在所述自粘防水卷材的表面浇筑保护层,该自粘防水卷材的施工方法是在干粘法的基础上,在自粘防水卷材的表面浇筑保护层,该浇筑保护层仅对自粘防水卷材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仍无法解决上述干粘法施工工艺的弊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粘防水卷材的施工方法,其包括五个步骤,该自粘防水卷材的施工方法具有增强自粘防水卷材与基层粘结性和整体性,自粘防水卷材与基层结合成一个整体,降低建筑的渗漏概率,降低工程的防水维修成本、保证建筑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功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粘防水卷材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基层进行清扫,将所述基层的表面的灰尘及建筑物杂质清扫干净;
步骤2:在所述基层的表面喷涂具有高渗透性的透层油,等待所述透层油渗透完成且完全干燥;
步骤3:在所述透层油的表面喷洒粘层油,等待所述粘层油破乳且完全干燥;
步骤4:在所述粘层油的表面施工自粘防水卷材,一边揭除所述自粘防水卷材的隔离膜,一边将所述自粘防水卷材的自粘面粘合在所述粘层油的表面;
步骤5:在所述自粘防水卷材的表面进行碾压保证所述自粘防水卷材与所述粘层油牢固粘合。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还包括:等待所述透层油渗透完成且完全干燥后,若所述透层油某区域的颜色相对其他区域的颜色浅,则对该颜色相对浅的区域进行补充喷涂所述透层油,等待补充喷涂的所述透层油渗透完成且完全干燥,通过这样设置,颜色相对浅的区域即说明透层油喷涂不足,对该颜色相对浅的区域进行补充喷涂所述透层油,保证所述透层油喷涂均匀;由于所述透层油具有高渗透性,即使在所述基层喷涂再多的透层油,所述透层油仍能完全渗入所述基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卓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卓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35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