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土地利用数据的图斑叠加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3420.0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76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凤娇;平宗玮;王皎;侯立媛;王琴;曾雯雯;黄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国土测绘院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17/0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方昊佳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地利用 数据 叠加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地利用数据的图斑叠加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地理信息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预设扫描设备对当前区域进行图像扫描,以获得当前区域对应的多个土地图层,分别获取各土地图层中的多个土地图斑,根据土地图斑确定对应土地图层中的第一土地图斑与第二土地图斑,对第一土地图斑进行分割,得到目标土地图斑,将目标土地图斑与第二土地图斑进行组合,得到新的土地图层,对新的土地图层进行叠加计算,得到目标土地图层,通过切割与重组土地图斑,提高了土地图斑的叠加计算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理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地利用数据的图斑叠加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叠加计算的效率受数据量和数据复杂度的影响,在实际生产中土地利用数据中复杂多变,在南方部分地区的土地利用数据在空间上呈现细碎片的特征,而在北方部分地区的某些数据则非常“巨大”(图斑包含几万甚至几十万点)这些特征造成叠加计算的计算量剧增,特别是“巨大”图斑(点数多的图斑/点数多且面积大的图斑)在并行计算中受数据划分策略的影响会导致数据倾斜,使并行叠加计算效率低下,相关技术的叠加计算方法不能有效解决土地利用数据复杂性所带来的计算效率低下的问题。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地利用数据的图斑叠加方法,旨在提高复杂土地利用数据的图斑叠加计算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地利用数据的图斑叠加方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预设扫描设备对当前区域进行图像扫描,以获得所述当前区域对应的多个土地图层;
分别获取各土地图层中的多个土地图斑;
根据所述土地图斑确定对应土地图层中的第一土地图斑与第二土地图斑;
对所述第一土地图斑进行分割,得到目标土地图斑;
将所述目标土地图斑与所述第二土地图斑进行组合,得到新的土地图层;
对所述新的土地图层进行叠加计算,得到目标土地图层。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土地图斑确定对应土地图层中的第一土地图斑与第二土地图斑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预设特征参数对所述土地图斑进行筛选,得到对应土地图层中的第一土地图斑与第二土地图斑。
优选地,所述根据预设特征参数对所述土地图斑进行筛选,得到对应土地图层中的第一土地图斑与第二土地图斑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各土地图斑的图斑面积及数据点数量;
将各土地图斑中所述图斑面积大于等于预设面积阈值且所述数据点数量大于等于预设数量阈值的土地图斑作为第一土地图斑,将剩余的土地图斑作为第二土地图斑。
优选地,所述对所述第一土地图斑进行分割,得到目标土地图斑的步骤,具体包括:
按照四叉树方式对所述第一土地图斑进行切分,获得四份子土地图斑;
对每一份子土地图斑继续按照所述四叉树方式进行切分,获得土地图斑切分结果;
检测所述土地图斑切分结果是否符合预设特征参数,若是,则根据所述土地图斑切分结果确定目标土地图斑。
优选地,所述对所述新的土地图层进行叠加计算,得到目标土地图层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各新的土地图层中的各土地图斑对应的图斑标识;
对每个新的土地图层中相同图斑标识的土地图斑进行叠加,得到目标土地图斑集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国土测绘院,未经山东省国土测绘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34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任务调度资源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医用病人陪护床及其使用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