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臭氧催化氧化水处理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2897.7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41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冯辉;苏志龙;丁晔;贾晓晨;董建铎;朱德成;李俊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环境保护技术开发中心设计所;天津市环境保护技术开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C02F1/72;C02F1/32;C02F1/36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吕琦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臭氧 催化 氧化 水处理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臭氧催化氧化水处理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箱体、污水循环单元和臭氧循环单元。所述箱体的一侧为进料侧,另一侧为出料侧,在箱体内部设有污水槽,在污水槽上方设有催化单元。污水循环单元,所述污水循环单元包括多个循环组件,多个所述循环组件能分别在污水槽的不同区域内采集污水,并在相应采集区域的上方进行喷淋。所述臭氧循环单元包括文丘里射流器和循环管道,所述文丘里射流器设置在箱体的进料侧,文丘里射流器的进料口与气泵相连,出料口与污水槽相连,吸入口通过循环管道与箱体的顶部相连。本发明创造所述的一种高效的臭氧催化氧化水处理系统及控制方法,能够提升臭氧的利用率和污水的净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的臭氧催化氧化水处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水污染事件的频发爆发,人们对污水处理工作越来越重视,由于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能氧化污水中的多种污染物,因此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在水处理领域备受关注。在利用臭氧进行污水催化氧化时,臭氧与催化剂的接触能够产生大量的高氧化性自由基,利用氧化自由基能使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氧化分解,最终实现净水的目的。
但是,由于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注入废水中的臭氧会快速的向环境中逸散,因此现有装置中臭氧与污水的混合效果较差,注入装置中的臭氧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装置中残留的臭氧会随净化后的污水排向外界,从而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此外,当臭氧利用率较低时,污水的净化效果就会变差,污水中的COD去除率只有20%左右,因此无法有效的降低污水中的污染物含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一种高效的臭氧催化氧化水处理系统及控制方法,以实现提升臭氧利用率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方面的,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高效的臭氧催化氧化水处理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为进料侧,另一侧为出料侧,在箱体内部设有用于容纳污水的污水槽,在污水槽上方设有催化单元;
臭氧循环单元,所述臭氧循环单元能利用外界空气实现臭氧的强制循环,并使箱体内部的臭氧浓度沿进料侧至出料侧逐渐降低,臭氧循环单元包括文丘里射流器和循环管道,所述文丘里射流器设置在箱体的进料侧,文丘里射流器的进料口通过气泵与外界环境相连,出料口与污水槽相连,吸入口通过循环管道与箱体的顶部相连;
污水循环单元,所述污水循环单元包括多个循环组件,多个所述循环组件分别在污水槽的不同区域内采集污水,并根据污染物浓度在相应臭氧浓度区域的上方进行喷淋,以尽可能与所述臭氧浓度相适应;所述循环组件包括:喷淋机构、循环泵和吸液管,所述喷淋机构设置在箱体内部,且位于催化单元上方,所述循环泵设置在箱体外部,循环泵的进液口通过吸液管与污水槽相连,出液口与喷淋机构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污水循环单元包括:
第一循环组件,所述第一循环组件用于循环高污染物浓度的污水,第一循环组件的吸液管管口位于污水槽的进料侧下层区域内;
第二循环组件,所述第二循环组件用于循环中污染物浓度的污水,第二循环组件的吸液管管口位于污水槽的中部中层区域内;
第三循环组件,所述第三循环组件用于循环低污染物浓度的污水,第三循环组件的吸液管管口位于污水槽的出料侧上层区域内。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组件的喷淋密度与循环污水的污染物浓度呈正比。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与循环泵的出液口相连,在喷淋管上设有多个喷淋头。
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单元包括第一催化层,所述第一催化层包括镂空框笼,所述镂空框笼置于污水槽内部,且镂空框笼通过支架与箱体内壁相连,在镂空框笼内部设有催化填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环境保护技术开发中心设计所;天津市环境保护技术开发中心,未经天津市环境保护技术开发中心设计所;天津市环境保护技术开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28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