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辐射弯管探伤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2310.2 | 申请日: | 2019-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79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震;于海林;耿上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震 |
主分类号: | G01N23/00 | 分类号: | G01N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4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辐射 弯管 探伤 辅助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钢管焊缝探伤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辐射弯管探伤辅助装置。包括检测环,所述检测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与检测环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操作简单、设计合理;既能够对焊接完成的直管进行检测,又能够对焊接完成的弯管进行检测;既能够对未安装的管道进行检测,又能够对已经安装完成的管道进行检测;不仅能够对焊缝进行探伤检测,还能够对成型管道本身进行检测;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操作环境,实现长时间连续作业,尤其适用管道较长,弯道较多的管汇系统;检测误差小,同时避免了操作人员被辐射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管焊缝探伤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辐射弯管探伤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无损检测是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测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利用物体的声、光、电磁等原理技术对材料、零件、设备进行缺陷、化学、物理参数的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是工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无损检测其重要性已得到公认,主要有射线检验、超声检测、磁粉检测和液体渗透检测四种。
在钢管生产领域,在钢管焊接完毕后对其焊缝的探伤方式一般都是采用射线探伤,钢管焊接的焊缝又是沿钢管圆周分布,所以在探伤的过程中会不停地去扳动钢管让它转动,以便于露出焊缝的位置用探伤仪进行探伤,因钢管的重量比较大,这就使得在探伤时需要借助其他设备转动钢管,费时又费力;若是不移动钢管,移动探伤仪进行探伤的话,就需要在移动的过程中不断的调整探伤仪的聚焦参数,不然就会对检查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定位很难精确,而且射线具有一定的反射,操作人员长时间去调整探伤仪需要近距离接触,这对操作人员有很大的辐射影响,严重危害人员健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CN208999326U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钢管焊缝防辐射探伤装置,包括底座、环形轨机构、探伤机构、调整机构,底座设于本装置的底部起支撑作用,底座顶侧设有环形轨机构;环形轨机构设有镜像对称设置的两组,并且两组结构完全相同,探伤机构设置在两组环形轨机构之间,并且两端分别连接两组环形轨机构,探伤机构包括安装板、防辐射罩、齿轮、伺服电机、探伤仪,调整机构设置两组环形轨机构之间并固定安装在底座顶侧,调整机构包括有若干液压缸,液压缸输出端设有托板,钢管放置在托板上侧。能够精确定位,对钢管焊缝能够快速有效的探伤,避免辐射影响。
然而,上述方案虽然能够对焊接完成的直管进行检测,但是无法对焊接完成的弯管进行检测;实际的探伤检测过程不仅需要对未安装的管道进行检测,有时也需要对已经安装完成的管道进行检测;而且不仅需要对焊缝进行探伤检测,还需要对成型管道本身进行检测。现有技术中的射线探伤仪,若想适应各种不同的操作环境,需要采取人工手段,但是采用人工无法长时间连续作业,尤其是管道较长,弯道较多的管汇系统;而且人工检测误差较大,同时操作人员也有被辐射的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辐射弯管探伤辅助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辐射弯管探伤辅助装置,包括检测环,所述检测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与检测环之间设置有连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震,未经王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23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性能消光母粒及其制备所得的消光薄膜
- 下一篇:一种提升阀的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