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智能中继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2225.6 | 申请日: | 2019-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8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谢晓东;李代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世福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H04W40/22;H04W8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元弘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2 | 代理人: | 孙东风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智能 中继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中继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新型智能中继器系统包括电源模块、主控模块,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信息输入/输出模块、外设扩展接口模块、识别模块、以及存储模块。本发明所述的新型智能中继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适合于物联网中各个行业的应用,既实现了信息的存储转发,也实现了多协议的相互交互,同时实现自组网,移动终端随时接入和离开的检测,实现了物联网四层、双向数据传输交互,并且对上下行的数据进行边缘计算和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智能中继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科技日新月异,我们正处于移动互联网向物联网过渡的阶段。
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things”。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物联网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通俗讲物联网是一个系统,联通各种传感器、各行业控制组件模块等,并且能使之互联互通;面向行业指针对不同行业应用领域和行业特殊要求,深度挖掘需求,数据抽象融合,提升效益和效率,提高用户满意度和用户体验,实现行业落地。
从物联网的架构考虑,可以大致分为四个层面: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层、综合应用层。有人把感知识别层比作传感器,网络构建层比作节点,管理服务层比作网关或者基站,综合应用层比作云服务器。
于是,现实需求中,就急需一种能够将各种传感器接入互联网、并实现不同网络互联功能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新型智能中继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新型智能中继器系统,包括电源模块、主控模块,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信息输入/输出模块、外设扩展接口模块、识别模块、以及存储模块;
其中,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信息输入/输出模块、外设扩展接口模块、识别模块、和存储模块电性连接,并分别为所述主控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信息输入/输出模块、外设扩展接口模块、识别模块、和存储模块供电;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并在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下与外部通信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所述信息输入/输出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以向所述主控模块输入控制信息,或者,根据所述主控指令的指令输出对应的信息;
所述外设扩展接口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并在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下与外设终端进行数据交互,以及,用于连接外部的充电设备;
所述识别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并在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下对外部监测对象信息进行识别和采集;
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并在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下进行数据交互。
本发明所述的新型智能中继器系统中,还包括定位模块;
所述定位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电性连接,并由所述电源模块供电;
所述定位模块还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并在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下采集当前的位置信息。
本发明所述的新型智能中继器系统中,还包括惯性模块;
所述惯性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电性连接,并由所述电源模块供电;
所述惯性模块还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并在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下采集惯性数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世福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世福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22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铅蓄电池专用动力轨道
- 下一篇:一种大型环形锻件锻造模具及其成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