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以缓冲撞击的保险杠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2114.5 | 申请日: | 2019-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2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屈巧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屈巧云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 |
代理公司: | 西安启诚专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0 | 代理人: | 冯亮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以 缓冲 撞击 保险杠 | ||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汽车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以缓冲撞击的保险杠,包括横梁、加强板、弹性球、弹性橡胶棒、卡柱、主缓冲杆、次缓冲杆、缓冲弹簧、连接板、安装板、安装块、把手、伸缩杆、伸缩弹簧、弹性垫、缓冲圈,所述横梁的顶部外边缘依次设置有五个所述弹性球,所述横梁的左右两端均插接有所述卡柱,该方案在汽车受到撞击时,缓冲杆和缓冲弹簧、弹性缓冲垫首先将振动的能量进行吸收,降低冲击,另外弹性缓冲圈再一次的进行缓冲和减振,使得保险杠缓冲性能好,安全系数高,有效的保护车辆和人体的安全性,同时弹性球在平时用车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倒车、停车时的刮擦,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以缓冲撞击的保险杠。
背景技术
汽车保险杠是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许多年以前汽车前后保险杠是用钢板冲压成槽钢,与车架纵梁铆接或焊接在一起的,与车身有一段较大的间隙,看上去十分不美观。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工程塑料在汽车工业的大量应用,汽车保险杠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装置也走向了革新的道路。今天的轿车前后保险杠除了保持原有的保护功能外,还要追求更多的辅助功能。
传统的保险杠出于成本和轻量化的考虑,大都使用塑料制造,防护效果有限,当出现高速高动能的冲撞时不能很好的保护车体,甚至造成二次伤害,容易导致车内人员伤亡。
并且在平时生活中倒车或停车时难免会剐蹭其他车辆或物体,对车表面造成刮擦,非常的不便,因此就需要一种既可以有效缓冲撞击、又能增加辅助功能的保险杠,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可以缓冲撞击的保险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缓冲撞击的保险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保险杠出于成本和轻量化的考虑,大都使用塑料制造,防护效果有限,当出现高速高动能的冲撞时不能很好的保护车体,甚至造成二次伤害,容易导致车内人员伤亡,且功能单一不能有其他辅助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以缓冲撞击的保险杠,包括横梁、加强板、弹性球、弹性橡胶棒、卡柱、主缓冲杆、次缓冲杆、缓冲弹簧、连接板、安装板、安装块、把手、伸缩杆、伸缩弹簧、弹性垫、缓冲圈,所述横梁的顶部外边缘依次设置有五个所述弹性球,所述横梁的左右两端均插接有所述卡柱,且卡柱的外侧贯穿开设有与所述横梁内腔连接的通槽,所述横梁的底部中部设置有所述主缓冲杆,所述横梁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次缓冲杆,所述主缓冲杆和左右两侧所述次缓冲杆均套接有所述缓冲弹簧,所述横梁的下方设置有所述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分别与所述主缓冲杆和左右两侧所述次缓冲杆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下方设置有所述安装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安装板夹缝处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所述弹性垫,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安装板夹缝与所述弹性垫相邻处分别设置有三个所述缓冲圈,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安装块,且左右两侧所述安装块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的左右两侧,所述安装块的中部贯穿插接有所述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相背端均设置有所述把手,所述伸缩杆的相对端均贯穿插接在所述连接板的内腔通孔中,且所述伸缩杆的相对端均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连接板内腔通孔直径的卡块,所述伸缩杆位于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安装块夹缝处套接有所述伸缩弹簧。
优选的,所述横梁的两端呈弧形设置,且所述横梁内部为中空内腔。
优选的,所述弹性球为中空的弹性橡胶球,所述弹性球的内腔竖向设置有三个所述弹性橡胶棒,且三个所述弹性橡胶棒沿不同角度排列。
优选的,所述主缓冲杆的尺寸是左右两侧所述次缓冲杆的两倍,且所述主缓冲杆套接的所述缓冲弹簧的尺寸也是左右两侧所述次缓冲杆套接的所述缓冲弹簧的两倍。
优选的,两个所述弹性垫均为高强性弹性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缓冲圈为圆形金属制弹性缓冲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屈巧云,未经屈巧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21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