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防护桩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31700.8 | 申请日: | 2019-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0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 发明(设计)人: | 章迎春;易敏;易宝;易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光市勤勉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F13/00 | 分类号: | E01F13/00;E01F9/619;F16F1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9400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减震 功能 防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防护桩,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防护桩本体,所述防护桩本体分为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通过在第一保护层与所述第二保护层之间设有减震装置,当汽车碰撞到防护桩时,减震装置收到冲击力,在第一弧形支撑板上的第一支撑杆受到冲击力,第一支撑板外套设有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位于第二支撑杆内的一侧设有滑块,第二支撑杆内壁设有滑槽,通过滑槽与滑块的配合,支撑柱上设有第二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同时工作,大大减轻了汽车受到的冲击力,减少了车内人员受到的伤害,有益效果:这样的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大大的减轻车辆与防护桩碰撞时,车内人员收到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护桩,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防护桩。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社会车辆保有量的快速增加,汽车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在停车时,一不小心就会撞上,防护桩,现有防护柱,埋入地下较深,支撑强度较大,当车辆失控与防护柱碰撞时,由于防护柱较高的强度,会给车辆一个较大的碰撞力,导致成员受到伤害,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减震的防护桩。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防护桩,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防护桩,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防护桩本体,所述防护桩本体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防护桩本体分为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与所述第二保护层之间设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第一弧形支撑板,所述第一弧形支撑板上设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在所述第一弧形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杆外套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外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弧形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内的一侧设有滑块,所述第二支撑杆内壁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滑块相匹配,所述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内的一端和第二支撑杆的底部内壁均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部外壁设有第二弧形支撑板,所述第二弧形支撑板固定于所述第二保护层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保护层内设有第三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内壁和所述第三保护层外壁均固定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均设有第三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桩本体外贴有高亮反光膜。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保护层外壁设有弹性垫片,所述弹性垫片与所述第二保护层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有地钉,所述地钉贯穿所述底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第一保护层与所述第二保护层之间设有减震装置,当汽车碰撞到防护桩时,减震装置收到冲击力,在第一弧形支撑板上的第一支撑杆受到冲击力,第一支撑板外套设有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位于第二支撑杆内的一侧设有滑块,第二支撑杆内壁设有滑槽,通过滑槽与滑块的配合,支撑柱上设有第二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同时工作,大大减轻了汽车受到的冲击力,减少了车内人员受到的伤害,这样的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大大的减轻车辆与防护桩碰撞时,车内人员收到的伤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防护桩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光市勤勉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明光市勤勉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17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