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曲面钢化膜生产用的热弯设备及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1695.0 | 申请日: | 2019-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2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朱竹青;陈明;谢一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国基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3/023 | 分类号: | C03B23/023;C03B23/03;C03B3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杨文科 |
地址: | 52371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面 钢化膜 生产 设备 加工 工艺 | ||
1.一种曲面钢化膜生产用的热弯设备,包括热弯机本体(1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未热弯处理的钢化玻璃传入热弯机本体(101)内的第一输送组件(1)、以及用于将热弯完毕的钢化玻璃送离热弯机本体(101)的第二输送组件(2),所述第一输送组件(1)的入料口与第二输送组件(2)的出料口之间设有用于传输热弯模具的传送组件(3),所述传送组件(3)的传送路径设有用于将上模座取离或盖合在下模座的机械臂(4);所述传送组件(3)的传送路径设有用于将热弯完成的钢化玻璃取离下模座并将未热弯的钢化玻璃放置在下模座的操作组件(5),所述操作组件(5)相对两侧的位置分别设有用于朝传送组件(3)方向传送未热弯的钢化玻璃的第三输送组件(6)和用于朝远离传送组件(3)方向传送已热弯的钢化玻璃的第四输送组件(7);所述第一输送组件(1)包括:第一输送台(11)、安装于所述第一输送台(11)内的无杆气缸(12)、设于所述无杆气缸(12)的滑动座用于推动装有未热弯钢化玻璃的热弯模具入热弯机本体(101)入料口处的推动组件;所述第一输送台(11)与热弯机本体(101)的入料口连通,所述推动组件包括:输送轨道(13)、连接块(14)和推动块(15),所述输送轨道(13)设于所述第一输送台(11)的台面且沿第一输送台(11)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连接块(14)的一端固定在无杆气缸(12)的滑动座、另一端沿竖直方向延伸出输送轨道(13)外,所述推动块(15)与连接块(14)延伸出输送轨道(13)外的一端连接且与热弯模具远离热弯机本体(101)的入料口相对设置;
所述第二输送组件(2)包括:送料箱(21)和设于所述送料箱(21)内的第二输送台(22),所述第二输送台(22)的一端与热弯机本体(101)的出料口连通、另一端延伸出送料箱(21)外,所述第二输送组件(2)还包括:用于将从热弯机本体(101)的出料口传出的模具沿第二输送台(22)传送出送料箱(21)外的第一驱动件(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面钢化膜生产用的热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3)包括:第一安装架(31)、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架(31)且用于使模具沿水平方向传送的第三输送台(32)、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架(31)且沿第三输送台(32)的延伸方向滑动设置的第一滑动板(33)、转动式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动板(33)的安装杆(34)、沿安装杆(34)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列的限位杆(35)、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动板(33)滑动的第二驱动件(36)、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杆(34)转动的第三驱动件(37),所述第三输送台(32)的一端与第一输送台(11)远离热弯机本体(101)的入料口一端连通、另一端与第二输送台(22)远离热弯机本体(101)的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三输送台(32)的台面均与第一输送台(11)台面、第二输送台(22)台面平齐;所述安装杆(34)朝第一滑动板(33)的滑动方向延伸,所述限位杆(35)位于第三输送台(32)的传送面正上方,相邻两所述限位杆(35)之间形成第一限位腔(3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曲面钢化膜生产用的热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组件(6)包括:第二安装架(61)、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架(61)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四输送台(62)、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架(61)且沿第四输送台(62)延伸方向滑动的第二滑动板(63)、转动式设于所述第二滑动板(63)且位于第四输送台(62)正上方的限位板(64)、用于驱动所述限位板(64)转动的第四驱动件(65)、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动板(63)滑动的第五驱动件(66),所述限位板(64)沿第四输送台(62)的延伸方向排列的若干第二限位腔(641),所述限位板(64)与第四输送台(62)台面存在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曲面钢化膜生产用的热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输送组件(7)包括:第三安装架(71)和设于所述第三安装架(71)的输送带(7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国基光电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国基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169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合物动态流动性检测振动装置以及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工位定位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