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辊道窑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1594.3 | 申请日: | 2019-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6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叶轩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东忠窑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16 | 分类号: | F27B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辊道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辊道窑,其包括窑体、运输辊以及传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窑体内的两组限位装置,两组所述限位装置之间形成供工件通过的通道;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在窑体底板上的一排支撑杆、连接在支撑杆上端部之间的承接板以及分别设在承接板上的立辊;所述支撑杆设置在相邻的运输辊之间,所述支撑杆垂直于窑体的底板并由相邻运输辊的间隙向上伸出;所述支撑杆排列形成相对运输辊轴线倾斜的平直段以及连接在平直段之间的弧形段;所述承接板位于运输辊的上方,所述承接板与运输辊之间留有间隙;两组所述限位装置的承接板之间的距离始终相等;所述立辊在承接板上间隔且均匀设置。本发明能够增大窑炉的空间利用率,具有能源利用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窑炉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辊道窑。
背景技术
辊道窑是一种利用棍棒的转动来输送制品,实现连续生产的焙烧设备。由于不使用窑车,与传统隧道窑相比,减少了由于窑车带走部分热量而产生的热量损失,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而且由于棍棒的上下均可加热,窑内温度均匀,缩短了产品的烧成周期,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焙烧设备,在建筑、陶瓷、化工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如今的辊道窑多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利用电热元件作为热源,对制品辐射加热。实际生产中,辊道窑长度都在十几米数十米,一般包括预热带、烧成带和冷却带,制品的尺寸一般要远小于窑道的尺寸,制品在窑道内运输时沿着辊道作直线运动,窑道内大部分的空间得不到利用,能源的利用率也随之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辊道窑,能够增大窑炉的空间利用率,具有能源利用率高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辊道窑,包括窑体、转动设置在窑体内的运输辊以及设在窑体侧壁用于控制运输辊同步转动的传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窑体内的两组限位装置,两组所述限位装置之间形成供工件通过的通道;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在窑体底板上的一排支撑杆、连接在支撑杆上端部之间的承接板以及分别设在承接板上的立辊;
所述支撑杆设置在相邻的运输辊之间,所述支撑杆垂直于窑体的底板并由相邻运输辊的间隙向上伸出;所述支撑杆排列形成相对运输辊轴线倾斜的平直段以及连接在平直段之间的弧形段;
所述承接板位于运输辊的上方,所述承接板与运输辊之间留有间隙;两组所述限位装置的承接板之间的距离始终相等;
所述立辊在承接板上间隔且均匀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限位装置的平直段和弧形段之间平滑过渡,两组限位装置之间的通道的路径为折线,工件或托板放置在运输辊上后,在运输辊的带动下向前运动,同时由于其两侧立辊的限位作用,工件或托板贴着立辊斜向运动,运动至弧形段时,开始转向,沿另一侧的平直段运动,在这种折线路径下移动,延长了工件在窑体内的运动路径,窑体单位长度内容纳的工件数量更多,提高了窑体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则窑体单位空间内的能源利用率更高。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立辊转动连接在承接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辊转动设置在承接板上,托板或工件贴着立辊运动时,立辊在托板或工件的带动下形成自转,减小了托板或工件与立辊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托板或工件卡在通道内,托板或工件移动更为顺畅。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立辊为中空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轻了立辊的自重,立辊的转动更为顺畅。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其中一组所述限位装置固定连接在窑体的底板上,另一组限位装置滑动设置在窑体的底板上,所述窑体上还设置有控制限位装置滑动的驱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东忠窑炉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东忠窑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15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