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去除漆包线绝缘层的去漆套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1406.7 | 申请日: | 2019-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2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邵文武;余银芬;张俊成;黄阳;邵荣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腾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2 | 分类号: | H02G1/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0 | 代理人: | 徐传智 |
地址: | 638500 四川省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去除 漆包线 绝缘 去漆套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去除漆包线绝缘层的去漆套,包括一空心圆柱体,所述空心圆柱体的一端均分360度设有四个轴向延伸的弹性开口段,使相邻两弹性开口段之间形成弹性变形部,各弹性变形部的自由端均设有向轴心延伸的去漆齿,四个去漆齿的齿高相同,四个去漆齿沿空心圆柱体轴向延伸的长度相同,去漆齿的长度小于弹性开口段的长度,各去漆齿的齿顶横截面夹角为90度,相对的两个去漆齿齿顶之间的间距与需除漆的漆包线的直径相同,使去漆齿做绕漆包线运动时齿顶与漆包线形成摩擦,通过去漆齿与漆包线摩擦快速去除掉绝缘层,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防止漆包线的金属导线受到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漆包线的去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去除漆包线绝缘层的去漆套。
背景技术
漆包线由导线和绝缘层两部分组成,常用作电机、磁电机、电器、仪表、变压器等工作场合中的绕组线。漆包线在使用前需要先去除一部分绝缘层,使导线裸露在外,便于导线连接用电器,保证导电性能。目前,漆包线的绝缘层去除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使用绝缘层去皮液,但是漆包线涂上去皮液后,需要等待2分钟左右,绝缘层才能脱落,等待时间较长,去皮效率低,而且,工人对漆包线涂抹去皮液时很容易涂到手上,去皮液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气味刺鼻,长期接触去皮液对人体的伤害较大;另一种是使用三爪去漆刀刮漆机,三爪刮漆刀的刃部呈圆弧状,三爪合拢后形成圆孔形刀刃,使用时通过电机动力将三个爪向内收紧,使刀刃与漆包线紧密接触,刀刃与绝缘层之间没有间隙,如果三个爪在收紧时对漆包线的夹紧力太大,刀刃很容易切断漆包线,造成材料浪费,如果三个爪在收紧时对漆包线的夹紧力太小,又无法完全刮除绝缘层,造成绝缘层残留,影响使用效果;而且,三爪刮漆机在使用过程中,是通过人工手持漆包线并拉动漆包线后退,使漆包线的去漆部分从刀刃经过来刮除绝缘层,但是由于人的拉动动作不能完全控制在一条直线上,在拉动漆包线时,稍有偏斜就容易导致漆包线的金属导线体被刮伤,产生细小的金属屑,这些金属屑一旦掉入驱动电机中很容易造成电机短路。由于磁电机的绕组线的直径通常非常细小,而现有去漆机中的刮刀又通常是采用刀刃结构,因此在夹住磁电机的绕组线时,锋利的刀刃极易夹断绕组线,此外,工人在插入漆包线时,手指也容易与三爪刮漆机的刀刃接触,被刀刃刮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去除漆包线绝缘层的去漆套,其通过去漆齿与漆包线摩擦去除漆包线的绝缘层,避免刮伤漆包线中的金属导线,且能防止工人操作时刮伤手指,安全性较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去除漆包线绝缘层的去漆套,包括一空心圆柱体,所述空心圆柱体的一端均分360度设有四个轴向延伸的弹性开口段,使相邻两弹性开口段之间形成弹性变形部,各弹性变形部的自由端均设有向轴心延伸的去漆齿,四个去漆齿的齿高相同,四个去漆齿沿空心圆柱体轴向延伸的长度相同,去漆齿的长度小于弹性开口段的长度,各去漆齿的齿顶横截面夹角为90度,相对的两个去漆齿齿顶之间的间距与需除漆的漆包线的直径相同,使去漆齿做绕漆包线运动时齿顶与漆包线形成摩擦。
所述去漆齿的长度为2~5mm。
所述弹性开口段的尾端设有半径大于弹性开口段宽度的孔,该孔径向贯穿空心圆柱体的孔壁,且与弹性开口段连通。
所述去漆齿位于弹性变形部自由端的端面设有导向锥面。
所述去漆齿的齿顶设置为倒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腾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腾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14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锥形管焊缝修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装载机动臂板的机器人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