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收缩风力发电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31079.5 | 申请日: | 2019-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5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速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亚目发动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3D9/11 | 分类号: | F03D9/11;F03D15/00;F03D8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缩 风力发电机 | ||
一种可收缩风力发电机;本装置主要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容纳风力发电部分的收纳腔,所述机壳右侧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可检测是否下雨从而启动或者关闭发电机,所述转动板左端设有发电扇叶,所述发电扇叶接受到风力后可进行旋转,从而将风力转换成电能进行存储,所述转动板上端设有左发电叶和右发电叶,所述左发电叶和所述右发电叶在上端有风时可将风能通过自身的转动转换成电能进行存储,所述竖直发电机构前端设有收纳机构,所述收纳机构可利用存储的电能将风力发电部分进行收纳,本发明对于风力的使用更加彻底,同时采用了可收缩的结构和传感器,可避免在极端天气下造成风力发电机的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收缩风力发电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风力发电机中,往往只是利用了水平方向的风力,竖直方向的风力大多得不到利用,而且在风力发电的过程中,扇叶大多是暴露于外界,在遇到大雨等极端天气时,扇叶很容易遭到损坏,而为了更好的获取风能,风力发电机设置的又位于高处,所以在极端天气下风力发电机很容易被损坏且不好进行维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收缩风力发电机,能够克服上述缺陷。
本发明是一种可收缩风力发电机。
优选地,一种可收缩风力发电机,主要包括机壳,主要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容纳风力发电部分的收纳腔,所述机壳右侧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可检测是否下雨从而启动或者关闭发电机,所述机壳内设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壳内的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前端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动力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腔前端壁转动连接有前端位于所述收纳腔内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前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旋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收纳腔内的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内设有水平发电机构,所述水平发电机构包括所述转动板左端设有的发电扇叶,所述发电扇叶接受到风力后可进行旋转,从而将风力转换成电能进行存储,所述水平发电机构上侧设有竖直发电机构,所述竖直发电机构包括所述转动板上端设有的左发电叶和右发电叶,所述左发电叶和所述右发电叶在上端有风时可将风能通过自身的转动转换成电能进行存储,所述竖直发电机构前端设有收纳机构,在所述传感器检测到下雨时,所述收纳机构可利用存储的电能将所述竖直发电机构收纳于所述转动板内,同时将所述水平发电机构收纳于所述转动板内,同时所述驱动电机启动将所述旋转轴旋转,完成风力发电部分的收纳。
优选地,所述水平发电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转动板内的容纳腔,所述转动板内设有移动腔,所述移动腔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移动腔内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蓄电设备,所述第二蓄电设备连接有左端贯穿所述容纳腔且位于外界的发电轴,所述发电轴固定连接所述发电扇叶,所述移动腔内设有连接所述固定板右端面与所述移动腔右端壁的复位弹簧。
优选地,所述竖直发电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转动板内的发电腔,所述发电腔下端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蓄电设备,所述发电腔上端壁内设有升降腔,所述第一蓄电设备上端设有上端位于所述升降腔内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滑动连接有升降圆盘,所述升降圆盘内设有下端开口的环形腔,所述环形腔左侧滑动连接有左弧形块,所述环形腔右侧滑动连接有右弧形块,所述转动板上侧设有左发电叶,所述左发电叶右端设有左转动腔,所述升降圆盘左侧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另一端位于所述左转动腔内的左中间板,所述左转动腔内设有连接所述左中间板上端面与所述左转动腔上端壁的左扭转弹簧,所述左转动腔前后端壁转动连接有贯穿所述左中间板与所述左中间板固定连接的左转动销,所述转动板上侧设有右发电叶,所述右发电叶左端设有右转动腔,所述升降圆盘右侧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另一端位于所述右转动腔内的右中间板,所述右转动腔内设有连接所述右中间板上端面与所述右转动腔上端壁的右扭转弹簧,所述右转动腔前后端壁转动连接有贯穿所述右中间板与所述右中间板固定连接的右转动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亚目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诸暨亚目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10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