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颈动脉术区手术切口压迫止血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1029.7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0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启力致尚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颈动脉 手术 切口 压迫 止血 | ||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颈动脉术区手术切口压迫止血器,该颈动脉术区手术切口压迫止血器包括颈托板、下颚托板和压板;颈托板的中部具有贯穿的安装槽;安装槽内沿周向依次设有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第一滑块与第三滑块相对、且可相对靠近和远离,第二滑块与第四滑块相对、且可相对靠近和远离,第二滑块和第四滑块两者均为伸缩块;四个滑块围成气囊槽;压板设置在气囊槽的背离颈托板的一侧、且可相对气囊槽的一侧的开口靠近和远离;压板的靠近气囊槽的一侧设有气囊。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气囊充气后的压迫区域大小能够调节,以适应颈动脉术区手术切口的大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颈动脉术区手术切口压迫止血器。
背景技术
颈动脉走形区域的手术术后伤口均需不同压力的压迫止血治疗,如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体瘤切除术等。若术后切口压迫治疗压力过小,可能会发生出血、颈动脉假性动脉瘤、二次手术等术后并发症;若术后切口压迫治疗压力过大,可能会发生颈动脉狭窄甚至闭塞、脑缺血、血栓形成、脑梗等术后并发症。目前一般使用压迫止血器对颈动脉术区手术切口进行压迫止血。
现有的压迫止血器包括颈托板、透明窗、气囊袋和气囊。透明窗设置于颈托板的颈动脉覆盖区,气囊袋设置在透明窗的内壁上,气囊能够置于气囊袋中。其中,气囊采用柔软的可充气式的透明橡胶或合成物制成,在未充气状态下放置于对应的切口侧的气囊袋中,充气后,气囊长7-9cm,直径5-6cm。
上述的压迫止血器在使用时具有以下缺陷:对于不同的手术比如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体瘤切除术等,颈动脉术区手术的切口会有所不同;并且对于不同的人群,基于同样的手术,由于不同人群的脖子粗细不同,导致颈动脉术区手术的切口大小也会有所差异。但是,现有压迫止血器的气囊在充气后压迫区域的大小相对固定。为了适应更多的人群,气囊在充气后的压迫区域普遍大于实际切口的大小,如此导致压迫区域过大而容易引起颈动脉狭窄甚至闭塞、脑缺血、血栓形成、脑梗等术后并发症,故急需针对这种情况进行解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颈动脉术区手术切口压迫止血器,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气囊充气后的压迫区域大小能够适应切口的大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颈动脉术区手术切口压迫止血器,其包括颈托板、下颚托板和压板;所述下颚托板设置在所述颈托板的一端;所述颈托板呈弧形,且侧面具有断口、中部具有贯穿的安装槽,所述颈托板用于套在患者的颈部;所述安装槽内沿周向依次设有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三滑块相对、且可相对靠近和远离,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四滑块相对、且可相对靠近和远离,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第四滑块两者均为伸缩块,且两者的一端均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滑块上,两者的另一端均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三滑块上;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以及第四滑块四者围成气囊槽;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气囊槽的背离颈托板的一侧、且可相对气囊槽的所述一侧的开口靠近和远离;所述压板的靠近气囊槽的一侧设有气囊,所述气囊用于充气时从气囊槽的另一侧开口伸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三滑块上设有第二滑动槽;
所述第二滑块和第四滑块两者的一端均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滑动槽内,两者的另一端均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滑动槽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囊与所述压板粘贴固定。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颈动脉术区手术切口压迫止血器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气囊充气后的压迫区域大小能够调节,以适应颈动脉术区手术切口的大小;
2、气囊在充气后其对术后切口的压力大小可调;
3、气囊在气囊槽的边角处也可对患者的切口进行按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启力致尚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启力致尚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10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