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抗分散、抗离析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0931.7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2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新;靳海燕;陆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申昆混凝土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E04G2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散 离析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抗分散、抗离析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施工工艺,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一种超抗分散、抗离析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泥:200‑240份;矿粉:65‑100份;碎石:920‑1000份;黄砂:850‑860份;粉煤灰:55‑60份;聚羧酸系减水剂:3.8‑4.8份;抗离析剂:2.5‑3份;水:150‑160份。通过采用上述配方制得的混凝土可以保证在向地下超深度运送时仍能保证其施工性能、力学和耐久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超抗分散、抗离析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蓬勃发展的建设事业同越来越紧缺的工程用地产生尖锐的矛盾,如何合理的遵循自然环境、向地表以下开拓建筑空间是缓解土地资源不足和紧缺的突破口,向下开拓建筑空间可以减少对地表土地的侵占,对降低环境污染亦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在授权公告号为CN103539889B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用抗离析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离析剂主要A类单体和B类单体共聚合而成,A类单体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而成,B类单体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而成。上述发明合成的混凝土用抗离析剂与混凝土相容性好,不影响混凝土强度发展,有效解决施工现场混凝土离析泌水的问题,提高抗离析性能。
上述发明合成的抗离析剂适用于地表运输的混凝土或向上运输泵送的混凝土中,而不适用于垂直向下泵送的混凝土中。尤其向地下深处泵送混凝土时,因为水分所遇到的阻力比骨料小,混凝土中的水分和浆液会比骨料流的更快,这样骨料和浆液就容易分离,混凝土流动性大大降低,而上述发明制备的抗离析剂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超抗分散、抗离析混凝土,可以保证混凝土在向地下超深度运送时仍能保证其施工性能、力学和耐久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抗分散、抗离析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水泥:200-240份;
矿粉:65-100份;
碎石:920-1000份;
黄砂:850-860份;
粉煤灰:55-60份;
聚羧酸系减水剂:3.8-4.8份;
抗离析剂:2.5-3份;
水:150-160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向地下深处泵送混凝土时,因为水分所遇到的阻力比骨料小,混凝土中的水分和浆液会比骨料流的更快,这样骨料和浆液就容易分离,混凝土流动性大大降低,而本发明提供的超抗分散、抗离析混凝土,严格控制各原料的使用量和各原料的粒度和细度模量等条件,得到流动性较好,不易泌水的混凝土。此外,还在混凝土中加入高性能的聚羧酸系减水剂和抗离析剂,得到的混凝土具有超抗分散、抗离析功能,实际使用时,混凝土经垂直向下77米后,再经水平300米,泵送至施工点依然能保持混凝土拌合物的施工性能、力学及耐久性能。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普通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5-20%的混合材料及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本发明中的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为42.5,其具有强度高、水化热小、抗冻性好、干缩小、耐磨性较好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申昆混凝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申昆混凝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09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铜丝退火烘干防锈的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无溶剂复合机的计量辊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