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热保温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30917.7 | 申请日: | 2019-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3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万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辰砾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4/02 | 分类号: | C09D4/02;C09D4/06;C09D5/33;C09D7/61;C09D7/6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217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经***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热 保温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热保温涂料,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各原料制成:聚合型硼酸酯基2,7‑二氨基芴/环己烷‑1,2‑二羧酸二缩水甘油酯缩聚物30‑40份、氟苯改性二烯丙酯异氰尿酸3‑6份、3‑三甲氧基硅烷丙烯酸丙脂1‑3份、氧化亚钴空心纳米纤维3‑5份、铝基金属有机框架3‑6份、海泡石粉10‑20份、引发剂1‑3份、溶剂10‑15份、功能助剂3‑5份。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隔热保温涂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的隔热保温涂料综合性能佳、隔热保温效果显著,耐候性和储存稳定性好,粘附强度大,机械力学性和耐化学稳定性优异,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热保温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全球热效应的加剧,节能减排成为世界建筑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我国的资源相对不足,但耗能日巨,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节约能源刻不容缓。在我国建筑耗能占总耗能比重大,因此,发展有利于节能作用的建筑隔热材料十分有必要。
建筑隔热保温涂料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隔热材料,因其使用方便、隔热保温效果好及经济可行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被广泛地应用于住宅、建筑厂房等建筑工程领域。这种涂料在建筑工程中不仅能起到装饰作用,还可以维持室内温度恒定,增大室内外温差,起到冬暖夏凉的效果,从而可以减少采暖气和空调的使用,起到节能的效果。
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添加次微米/微米的陶瓷球填充物,以增加隔热保温涂料的隔热能力。然而,上述陶瓷球仅可有限地降低隔热涂料的热传导系数,其热传导系数一般介于0.1-0.3W/m.k之间,且隔热涂料的反射率介于80~90%。一般而言,若要降低热传导系数皆会造成反射率的下降。与此同时,形成的涂层抗紫外线性能弱、不耐磨、不阻燃、使用寿命相对短。除此之外,市面上的隔热保温涂料还普遍存在着防水性能和附着力差、易开裂脱落、储存稳定性不佳、价格昂贵、施工不方便、耐候性和隔热保温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的缺陷。
中国发明专利CN1986664A公开了一种以空心玻璃微珠为主要添加料的保温涂料,可以降低多种物体表面温度和内部温度,从而改善工作环境,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但是现有的空心玻璃微珠与水浸润性差,在涂料中很难分散而且在储存中容易离析,涂覆以后与基层粘贴不牢,耐久性差。
因此,开发一种综合性能佳,隔热保温效果显著,耐候性和储存稳定性好,粘附强度大,使用寿命长的隔热保温涂料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隔热保温涂料,该涂料综合性能佳、隔热保温效果显著,耐候性和储存稳定性好,粘附强度大,机械力学性和耐化学稳定性优异,使用寿命长;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隔热保温涂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对设备要求和反应条件要求不高,制备成本低廉,制备效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隔热保温涂料,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各原料制成:聚合型硼酸酯基2,7-二氨基芴/环己烷-1,2-二羧酸二缩水甘油酯缩聚物30-40份、氟苯改性二烯丙酯异氰尿酸3-6份、3-三甲氧基硅烷丙烯酸丙脂1-3份、氧化亚钴空心纳米纤维3-5份、铝基金属有机框架3-6份、海泡石粉10-20份、引发剂1-3份、溶剂10-15份、功能助剂3-5份。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助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消泡剂35-50%,分散剂25-35%,其余为防冻剂。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六偏磷酸钠和/或聚羧酸钠盐;所述消泡剂为磷酸三丁酯、消泡剂德谦3100、消泡剂BYK088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防冻剂选自甲醇、丙三醇、亚硝酸钠、尿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溶剂为环己酮、甲基异丁基酮、N-甲基吡咯烷酮、丙二醇甲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过氧化二异丙苯、氧化苯甲酸叔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辰砾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辰砾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09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