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缓存方法、装置及相关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0901.6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0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马忠义;崔朝辉;赵立军;张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2 | 分类号: | G06F16/22;G06F16/242;G06F16/245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柳欣 |
地址: | 11017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缓存 方法 装置 相关 产品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缓存方法、装置及相关产品,第一应用程序运行之前确定设备的内存介质中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图数据缓存区,根据图数据库的节点结构特征向图数据缓存区填充图数据节点。第一应用程序运行时,节省从图数据库中遍历数据的时间;若图数据缓存区恰好包含所需的数据,可直接从图数据缓存区获取数据,无需搜寻图数据库中的数据,节省预热图数据库的时间。向图数据缓存区填充的图数据节点是依据图数据库的节点结构特征选取的,若依据图数据库的节点结构特征获知某些图数据节点是造成内存介质和外存介质数据交换性能低下的节点,将其填充到图数据缓存区后,可直接从图数据缓存区获取节点,节省遍历时间,提升获取数据的速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存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缓存方法、装置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金融、电商、物联网等大数据行业的快速发展,大数据行业需要处理的数据之间的关系随数据量呈现几何级数增长。传统的关系数据库在扩展能力和读写性能等方面较难满足实际需求,图数据库等非关系型的数据库(NoSQL,Not Only SQL)应运而生。
图数据库并非指存储图片的数据库,而是以图的数据结构存储和查询数据。目前图数据库通常存在于硬盘等外存介质中,当设备中的应用程序运行时,需要实时地从外存介质中的图数据库遍历数据。但是图数据库产品具有预热机制,导致图数据库启动阶段需要消耗较多时间,因而影响应用程序运行时获取数据的速度。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缓存方法、装置及相关产品,以提升应用程序运行时获取数据的速度。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缓存方法,包括:
在第一应用程序运行之前,确定设备的内存介质中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图数据缓存区;
根据图数据库的节点结构特征向所述图数据缓存区填充图数据节点。
可选地,根据图数据库的节点结构特征向所述图数据缓存区填充图数据节点,具体包括:
按照预设评分方式对图数据库中的各个图数据节点进行评分,获得所述各个图数据节点的分值;所述预设评分方式与所述图数据库的节点结构特征相关;
按照所述各个图数据节点的分值对所述各个图数据节点进行排序,获得节点列表;
按照所述节点列表向所述图数据缓存区填充图数据节点。
可选地,预设评分方式的表达式为:
score(v)=p*R(v)+q*Q(v);
其中,所述v表示所述图数据库的节点集合中的任意一个图数据节点,所述节点集合包括所述图数据库的所有图数据节点;所述score(v)表示所述v的分值;所述R(v)表示所述节点集合中各个图数据节点各自与所述v的最近距离之中的最大值;所述Q(v)表示所述v的度;所述p为第一权重,表示在所述预设评分方式中所述R(v)的权重;所述q为第二权重,表示在所述预设评分方式中所述Q(v)的权重;所述R(v)的表达式为:
R(v)=maxS{P(v,t)};
其中,所述S表示所述节点集合,所述t表示所述S中所述v以外的任意一个图数据库节点;所述P(v,t)表示所述v与所述t的最近距离。
可选地,方法还包括:根据对于所述图数据库的数据查询历史设置所述第一权重和所述第二权重。
可选地,根据对于所述图数据库的数据查询历史设置所述第一权重和所述第二权重,具体包括:
根据对于所述图数据库的数据查询历史获得深度搜索次数和广度搜索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09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