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设备用缓冲器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30889.9 | 申请日: | 2019-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32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 发明(设计)人: | 孙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比德希减震阻尼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9/19 | 分类号: | F16F9/19;F16F9/32;F16F9/5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北辰联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0 | 代理人: | 王俊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备用 缓冲器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设备用缓冲器组件,包括缓冲器壳体、缓冲推杆和底部连接件;缓冲推杆顶端设置有防撞头,受力作用在防撞头上,缓冲推杆受到力的作用,在缓冲器壳体内上下移动;连接支轴使得缓冲推杆限定在滑动槽内移动,提高缓冲推杆的活动性,同时便于分散撞击力,防止缓冲推杆受力过大造成损坏;阻尼块外侧设置有转动轴承,转动轴承外侧设置有扭转弹簧,扭转弹簧将转动轴承限制在定量限度内,同时可以通过转动轴承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进行转动,扭转弹簧辅助其复位;所述转动轴承下方固定有驱动轴,驱动轴底端连接至驱动气缸,通过底部连接件将缓冲器本体固定在机械设备上,驱动气缸提供回复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缓冲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械设备用缓冲器组件。
背景技术
缓冲器,是在不影响工业设备运行性能前提下,消除为增大生产效率,提高运行速度产生的冲击、震动、噪音、保证安全,优化生产环境。缓冲器是机械上常用的缓冲减震设备,主要作用是吸收各种冲击能量、保护设备和降低噪音等。目前应用在机械手臂上的基本气体结构缓冲器和液压缓冲器等,但是缓冲结果欠佳,使用时间长会出现滑动活塞杆困难,很难操作,还会出现缓冲器内部复位弹簧出现连接问题,导致缓冲器效果差,缓冲过程存在冲击性,进而造成机械手在移动中出现短暂振动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设备用缓冲器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设备用缓冲器组件,包括缓冲器壳体、缓冲推杆和底部连接件;所述缓冲器壳体内部上端设置有密封连接端盖,密封连接端盖上设置有均匀排布的贯穿孔,贯穿孔内设置有缓冲推杆,缓冲推杆顶端设置有防撞头;所述缓冲器壳体内壁上设置有滑动槽,滑动槽上滑动安装有固接环圈,固接环圈与缓冲推杆侧边连接有固接支轴;所述缓冲推杆底端设置有活动推块,活动推块下方设置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下方安装有活塞,活塞底部固定有阻尼块,阻尼块外侧设置有转动轴承,转动轴承外侧设置有扭转弹簧,扭转弹簧连接至缓冲器壳体内壁上;所述转动轴承下方固定有驱动轴,驱动轴底端连接至驱动气缸,驱动轴两侧设置有弹性填充层;所述驱动气缸底部固定有安装槽,安装槽一侧设置有保持器阀门,安装槽下方设置有底部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缓冲推杆顶端设置有螺纹连接柱,防撞头底部设置有对应于螺纹连接柱的螺纹通孔,通过螺纹通孔与螺纹连接柱旋转卡合,将防撞头与缓冲推杆连接为一整体。
优选的,所述密封连接端盖外侧设置有缓冲压圈,缓冲压圈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缓冲器壳体为圆筒形结构,缓冲推杆沿着缓冲器壳体内部圆心径向分布,缓冲推杆外侧边连接有两根固接支轴,若干个固接支轴均位于同一平面内。
优选的,所述活动推块上端面设置有若干个对应于缓冲推杆的固定孔槽,缓冲推杆末端安装在固定孔槽内。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承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对应于阻尼块的安装槽,阻尼块为圆柱形结构,阻尼块固定在安装槽内,安装槽与阻尼块接触缝隙内填充阻尼油。
优选的,所述弹性填充层采用硅胶材料制成,弹性填充层沿着缓冲器壳体内壁设置,弹性填充层内设置有透气孔槽。
优选的,所述底部连接件包括密封法兰和快装固定接头,密封法兰固定在缓冲器壳体底端,快装固定接头通过螺钉固定在密封法兰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功能性强,稳定性好;缓冲推杆顶端设置有防撞头,受力作用在防撞头上,缓冲推杆受到力的作用,在缓冲器壳体内上下移动;连接支轴使得缓冲推杆限定在滑动槽内移动,提高缓冲推杆的活动性,同时便于分散撞击力,防止缓冲推杆受力过大造成损坏;阻尼块外侧设置有转动轴承,转动轴承外侧设置有扭转弹簧,扭转弹簧将转动轴承限制在定量限度内,同时可以通过转动轴承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进行转动,扭转弹簧辅助其复位;所述转动轴承下方固定有驱动轴,驱动轴底端连接至驱动气缸,通过底部连接件将缓冲器本体固定在机械设备上,驱动气缸提供回复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比德希减震阻尼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比德希减震阻尼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08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井下超高温长时间工作的GR测井仪
- 下一篇:一种机房3D管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