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旁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0340.X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5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莫树钿;刘紫璐;何风岐;梁永祥;黄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电力通信网络有限公司;广州穗能通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38 | 分类号: | H04B10/038;H04B10/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旁路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旁路系统,其包括:接收第一光纤通信设备发送的光信号并进行分光处理后发送到第二分光器的第一分光器;接收所述第一分光器分光处理后发送的光信号并发送到第二光纤通信设备的第二分光器;所述第一分光器连接所述第二分光器,所述第一分光器连接中间光纤通信设备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二分光器连接所述中间光纤通信设备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一分光器连接所述第一光纤通信设备,所述第二分光器连接所述第二光纤通信设备;所述光旁路系统还包括光开关器件,当本地站点掉电时,将倒换从本地上游节点传来的光信号直接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地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旁路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无源光旁路系统其核心为两个分路器,其中每个分路器的输入端分别对应光纤链路的下行(TX)和上行(RX),一个分路器的某一个输出端与另一个分路器的输出端对接形成相邻节点信息通路,每个分路器另一个端口分别对应本地节点的下行信号解析和上行信号发送(或中继)。当本地通信节点因为断电/故障时,使得本地交换机无法完成光纤链路本地上下行时,其无源光旁路系统能自动绕过故障的本地节点将直接传输本地通信节点之外的异地节点信息到对应节点的智能切换系统。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旁路系统,以至少部分的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例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旁路系统,其包括:接收第一光纤通信设备发送的光信号并进行分光处理后发送到第二分光器的第一分光器;接收所述第一分光器分光处理后发送的光信号并发送到第二光纤通信设备的第二分光器;所述第一分光器连接所述第二分光器,所述第一分光器连接中间光纤通信设备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二分光器连接所述中间光纤通信设备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一分光器连接所述第一光纤通信设备,所述第二分光器连接所述第二光纤通信设备;所述光旁路系统还包括光开关器件,当本地站点掉电时,将倒换从本地上游节点传来的光信号直接传输。
进一步地,接收第二光纤通信设备发送的光信号并进行分光处理后发送到第四分光器的第三分光器,接收所述第三分光器分光处理后发送的光信号并发送到第一光纤通信设备的第四分光器,所述第三分光器连接所述第四分光器,所述第三分光器连接所述中间光纤通信设备的第二端口,所述第四分光器连接所述中间光纤通信设备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三分光器连接所述第二光纤通信设备,所述第四分光器连接所述第一光纤通信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光器与所述第三分光器的分光比一致,所述第二分光器与所述第四分光器的分光比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光器与所述第三分光器的分光比均为2:8。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包括:无源自动光旁路系统和依次连接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光纤通信设备,且相邻的三个光纤通信设备分别为第一光纤通信设备、中间光纤通信设备和第二光纤通信设备,所述无源自动光旁路系统包括:接收所述第一光纤通信设备发送的光信号并进行分光处理后发送到第二分光器的第一分光器;接收所述第一分光器分光处理后发送的光信号并发送到所述第二光纤通信设备的第二分光器;所述第一分光器连接所述第二分光器,所述第一分光器连接所述中间光纤通信设备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二分光器连接所述中间光纤通信设备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一分光器连接所述第一光纤通信设备,所述第二分光器连接所述第二光纤通信设备。
进一步地,各所述光纤通信设备以手拉手环的形式连接。
进一步地,各所述光纤通信设备链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电力通信网络有限公司;广州穗能通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州电力通信网络有限公司;广州穗能通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03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基坑立柱托换结构
- 下一篇:一种罗非鱼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