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能稀疏的CT探测器、CT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0106.7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7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徐圆飞;李保磊;孙翠丽;丁洁;温子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46 | 分类号: | G01N23/046;G01T1/20;G01T1/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程虹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能 稀疏 ct 探测器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能稀疏的CT探测器、CT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属于CT检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CT探测装置成本高、不利于设备的推广应用,降低成本不能保证成像精度等问题。本发明CT探测器,包括高能探测器和低能探测器,高能探测器和低能探测器采用背靠背式排列,每个低能探测器下方均设置有一个高能探测器;高能探测器和低能探测器均设置有多排,高能探测器排数大于低能探测器排数,至少部分低能探测器集中分布。本发明CT探测器部分低能探测器集中排布,降低成本的同时成像精度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CT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能稀疏的CT探测器、CT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基于X射线的爆炸物检查技术中,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简称“CT技术”)因其自身特有的优势,在安全检查领域被高度重视。在美国交通安全局(TSA,Transportation Security Administration)唯一认证的EDS(Explosive DetectionSystem)型安检设备就是CT设备,可见X射线CT技术在安全检查领域的地位。
X射线CT安检技术是通过对CT数据进行重建得到被扫描物体的断层图像,通过对断层图像中的特征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对被扫描物体中危险物品的识别。为了提高CT识别的精度,通常采用双能CT成像方式,双能成像的实现方式可以有射线源高低能快速切换,双源成像,双层探测器等多种模式,其中,针对安检应用,双层探测器模式应用最为普遍,按照高低能的排布模式,主要分为“背靠背”和“骑马式”两种。
上述两种模式,需要一个低能探测器像素对应一个高能探测器像素,成本较高,不利于设备的推广应用。本着降低探测器成本的目的,本发明设计了一种CT探测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CT系统。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分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低能稀疏的CT探测器、CT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CT探测装置成本高、不利于设备的推广应用,降低成本不能保证成像精度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低能稀疏的CT探测器,包括高能探测器和低能探测器,高能探测器和低能探测器采用背靠背式排列,每个低能探测器下方均设置有一个高能探测器;
高能探测器和低能探测器均设置有多排,高能探测器排数大于低能探测器排数,至少部分低能探测器集中分布;
高能探测器和低能探测器之间设置有铜片,铜片用于过滤经过了低能探测器以后的射线。
进一步的,集中分布的多排低能探测器设置在多排高能探测器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的,少数低能探测器设置在多排高能探测器的两侧。示例性的,少数低能探测器为2-6排。
进一步的,集中分布的多排低能探测器设置在多排高能探测器的一侧。
进一步的,少数低能探测器设置在多排高能探测器的另一侧。
进一步的,铜片的厚度为0.3-1mm。
进一步的,高能探测器和低能探测器均包括闪烁体和二极管。
一种CT检测系统,包括CT探测装置、传送带、数据处理计算机、传送带电机、滑环电机和运动控制计算机;
CT探测装置包括射线源、旋转盘和CT探测器。
进一步的,射线源和CT探测器设置于旋转盘上,CT探测器与数据处理计算机连接,传送带电机和滑环电机均与运动控制计算机连接;
运动控制计算机控制传送带电机带动传送带匀速运动,运动控制计算机控制滑环电机匀速转动。
一种CT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01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