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斜坡附着装置的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29660.3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9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钱飞;钱宸浩;周粉华;陈小云;徐梅;张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台乾农绿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2/02 | 分类号: | G05D22/02;G01N19/04;G01N33/00;G01N33/24 |
代理公司: | 陕西增瑞律师事务所 61219 | 代理人: | 孙卫增 |
地址: | 2242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斜坡 附着 装置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坡附着装置的监测系统,包括检测单元、渗水单元、执行单元、控制单元、转换单元、显示单元以及操作单元。实现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以及自动补水的目的,实现了实时监测山地土壤中的水分情况,节省了劳动成本,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改良土壤的保护植被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斜坡附着装置的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植被(vegetation)就是覆盖地表的植物群落的总称,陆地表面分布着由许多植物组成的各种植物群落,如森林、草原、灌丛、荒漠、草甸、沼泽等,总称为该地区的植被。植被在土壤形成上有重要作用。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各种植被类型与土壤类型间也呈现出密切的关系。植被类型能直接影响土壤形成方向;同时,随着土壤性质的变化,又能促使植被类型发生变化。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和雨量等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植被。
植被对环境保护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大气、水域以及土壤的净化作用,具有调节气候、减噪以及防尘等效果。植被的水土保持作用也十分重要,能使水汽散发到大气中,水汽再凝结成雨,减免了地区干旱。
而植被生长的基础就是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成份,如果对于植被之下的土壤的实际情况需要进行实时了解,就需要通过具体的监测系统进行监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坡附着装置的监测系统,监测斜坡植被下土壤中水分含量情况。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的方式实现的:
一种斜坡附着装置的监测系统,包括检测单元、渗水单元、执行单元、控制单元、转换单元、显示单元以及操作单元。检测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附着体连接,检测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植被土壤连接,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执行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转换单元的输入端双向连接,转换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显示单元连接,转换单元的输入端与操作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执行单元的输出端与渗水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检测单元同时检测植被下土壤和附着体中水分含量,检测单元将水分含量信息发送至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获取所述检测单元的信息,向转换单元发出接收水分含量信息指令。
转换单元将水分含量信息转成数据信息,供显示单元显示,同时供操作单元调取。
操作单元发出操作指令给转换单元,转换单元将指令转换成控制信息后提供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读取控制信息,控制执行单元执行开关动作。
执行单元接收控制单元的控制信息,执行开关动作,控制渗水单元开始或停止渗水。
渗水单元从地下向植被土壤渗水供植被土壤吸收水分。渗水单元从地上向附着体补水,供所附着体吸收水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检测单元检测植被中土壤的水分以及附着体的水分,通过控制单元的汇总分析判断是否需要缺水,同时将检测到的水分含量信息传输至转换单元,经过转换单元的转换后传输至显示单元。操作单元将执行操作的命令传输至转换单元,转单元将操作命令转换后传输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将操作命令传输控制执行单元,执行单元执行相应的动作打开渗水单元,渗水单元从地上给植被补水,同时从地下给附着体进行补水,实现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以及自动补水的目的,实现了实时监测山地土壤中的水分情况,节省了劳动成本,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
进一步优化为:控制单元与转换单元通过网络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单元以网络的形式将检测的信息传输至转换单元,节省了人力检测土壤水分的成本。
进一步优化为:转换单元与显示单元通过数据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换单元将最终转换后的数据结果传输给显示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台乾农绿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台乾农绿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96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