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视频物体替换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9261.7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1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译语通文娱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智能 视频 物体 替换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视频物体替换系统,涉及到物联网技术领域,包括监视系统、处理单元和物体替换单元,监视系统的输出端与处理单元的输入端通过信号连接,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物体替换单元的输入端通过信号连接,监视系统包括拍摄装置、物体采集单元、物体处理单元、物体转换单元、存储单元和发送模块,拍摄装置的输出端与物体采集单元的输入端通过信号连接,物体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物体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物体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物体转换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物体替换单元包括物体属性模块、物体选择模块和物体替换模块。本发明通过监视系统、处理单元和物体替换单元即可完成物体替换,系统简单,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视频物体替换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但是,现有技术中利用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视频物体替换系统比较复杂,成本高。
因此,发明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视频物体替换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视频物体替换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视频物体替换系统,包括监视系统、处理单元和物体替换单元,所述监视系统的输出端与处理单元的输入端通过信号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物体替换单元的输入端通过信号连接;
所述监视系统包括拍摄装置、物体采集单元、物体处理单元、物体转换单元、存储单元和发送模块,所述拍摄装置的输出端与物体采集单元的输入端通过信号连接,所述物体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物体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物体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物体转换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物体替换单元包括物体属性模块、物体选择模块和物体替换模块。
可选的,所述拍摄装置可采用摄像头。
可选的,所述存储单元和发送模块的输入端均与物体转换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物体属性模块的输出端与物体选择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物体选择模块的输出端与物体替换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可采用中央处理器。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的输出端与物体替换单元的输入端通过信号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发明通过拍摄装置拍摄物体,并将拍摄到的物体传递给物体采集单元,物体采集单元将采集到的物体信息传递给物体处理单元,经过物体单元的处理之后传递给物体转换单元,物体转换单元将物体信息转换为数据信息传递给存储单元进行储存,并通过给发送模块发送给物体替换单元,首先经过物体属性模块进属性判断,然后再经物体选择模块对物体进行选择,最后经过物体替换模块进行物体的替换,因此,本发明通过监视系统、处理单元和物体替换单元即可完成物体替换,系统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监视系统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物体替换单元结构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译语通文娱科技(青岛)有限公司,未经中译语通文娱科技(青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92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