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RH脱碳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28810.9 | 申请日: | 2019-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01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华;张杰;何杨;袁保辉;雷铭宇;闫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1C7/10 | 分类号: | C21C7/10;C21C7/0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rh 脱碳 方法 | ||
1.一种促进RH脱碳的方法,在RH脱碳前或脱碳过程中,向钢液中加入铝或铝合金,利用铝氧反应在钢液中形成弥散Al2O3夹杂物,生成的Al2O3夹杂物与钢液的润湿性差、润湿角大,成为RH脱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泡的异质形核核心,促进一氧化碳气泡形核,增大一氧化碳气泡在钢液中的形核深度,扩大RH真空槽中碳氧反应的反应层厚度,提升RH深脱碳能力;生成的一氧化碳气泡尺寸细小,捕捉夹杂物能力强,可显著促进夹杂物在气泡表面的聚集和长大,有利于先期生成的Al2O3夹杂物去除,不会对钢液造成污染;
在RH脱碳过程中,生成的Al2O3夹杂物成为碳氧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泡的异质形核核心,促进一氧化碳气泡的生成和脱碳反应,显著提高脱碳反应动力学常数,提升RH深脱碳能力,终点碳含量降低1~10×10-6;
在转炉出钢过程中向钢液加入铝及铝合金,或在RH处理前向钢液中加入铝及铝合金,或在RH处理前期从真空槽上方料仓向真空槽内钢液中加入铝及铝合金,加入的铝和钢液中溶解氧发生反应,在钢液中生成Al2O3夹杂物;
在转炉出钢过程中加入铝或铝合金中的总铝量w[Al]kg与钢液质量w[钢]t的关系为:
0.225w[钢]≤w[Al]≤1.125w[钢]
在RH处理前加入铝或铝合金中的总铝量w[Al]kg与钢液质量w[钢]t的关系为:
0.1575w[钢]≤w[Al]≤0.9w[钢]
RH真空处理前期从真空槽上方料仓向真空槽内钢液中加入铝或铝合金中的总铝量w[Al]kg与钢液质量w[钢]t的关系为:
0.1125w[钢]≤w[Al]≤0.45w[钢];
在RH脱碳前向钢液中加入铝或铝合金时,RH脱碳开始时钢中氧质量浓度C[O]低于250×10-6+1.5C[C],C[C]为钢中碳质量浓度,在RH脱碳初期利用顶枪向钢中吹入氧气,吹氧流量控制为小流量范围,具体流量为:小于等于180t的钢包,吹氧流量控制为600~1200m3/h;大于180t的钢包,吹氧流量1000~2000m3/h;RH流程吹氧总量Nm3控制为{350w[钢]×[(1.2~1.3)(1.4C[C]+250×10-6)-C[O]]};
在RH精炼前期从真空槽上方料仓向真空槽内钢液中加入铝或铝合金时,RH脱碳开始时钢中氧质量浓度C[O]低于250×10-6+1.5C[C]+0.00113w[Al]/w[钢],在加入铝或铝合金的同时,采用顶枪大流量吹氧,促进大尺寸Al2O3夹杂物的形成,更有利于夹杂物成为一氧化碳气泡形核核心;具体吹氧流量为:小于等于180t的钢包,吹氧流量1200~2000m3/h;大于180t的钢包,吹氧流量2000~3500m3/h;大流量吹氧1min后,改用小流量吹氧,具体吹氧流量为:小于等于180t的钢包,吹氧流量控制为600~1200m3/h;大于180t的钢包,吹氧流量1000~2000m3/h;总吹氧总量控制为{350w[钢]×[(1.2~1.3)(1.4C[C]+250×10-6+0.00113w[Al]/w[钢])-C[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881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摄像机及监控系统
- 下一篇:精准征兵保障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