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i单原子掺杂四氧化三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8732.2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2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崔大祥;葛美英;徐磊;张芳;李梦飞;王丹;卢静;胡雅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51/04 | 分类号: | C01G51/04;B22F9/22;G01N33/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i 原子 掺杂 氧化 纳米 材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产品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i单原子掺杂四氧化三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利用微波水热反应和后续热处理的方法制备镍原子掺杂Co3O4纳米材料,首先利用微波水热反应合成Ni前驱体溶液,取适量Ni前驱体置于Co前驱体溶液中,继续微波反应,然后将所得产物,置于氢气氛围中热处理得到镍单原子掺杂Co3O4纳米材料。所得的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用于甲醛气体检测、光催化水制备氢等领域,可增加材料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通过镍单原子掺杂可增加纳米材料的缺陷态,对改善材料的电学性质和催化性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制备方法简单,工艺条件容易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复合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一种Ni单原子掺杂四氧化三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背景技术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如α-Fe2O3、SnO2、ZnO、TiO2等由于稳定性好,储量丰富,易加工等特性,在各个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尤其Co3O4是一种引用广泛的催化材料和气敏材料,且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的相关研究也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然而在实际应用领域,单纯的金属氧化物有一定局限性,如在气体检测领域,金属氧化物在灵敏度、响应温度、选择性方面难以同时满足需求,在光催化领域,金属氧化物禁带宽度较大,光谱响应范围较窄,急需拓展对长波光谱的利用,在气体治理领域,单纯的金属氧化物难以实现对极低浓度气体的催化治理。
针对以上问题,常用的方法是采用两种不同材料构建异质结或p-n结,如NiO/α-Fe2O3复合、SnO2/α-Fe2O3核壳结构等可以提升材料的气体响应特性,或金属氧化物与窄禁带半导体复合实现可见光的响应,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在进一步提升性能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本发明通过镍单原子掺杂Co3O4纳米材料,首先制备Ni-MOF前驱体溶液,然后通过微波反应法制备镍原子掺杂Co3O4,该方法制备的材料可用于气敏材料、光催化材料、储能负载材料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Ni单原子掺杂四氧化三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方法制备的Ni单原子掺杂四氧化三钴纳米材料产品。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产品的应用。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Ni单原子掺杂四氧化三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微波水热反应和后续热处理的方法制备镍原子掺杂Co3O4纳米材料,首先利用微波水热反应合成Ni前驱体溶液,取适量Ni前驱体置于Co前驱体溶液中,继续微波反应,然后将所得产物,置于氢气氛围中热处理得到镍单原子掺杂Co3O4纳米材料,它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取0.5~2.5mmol的Co(NO3)2·6H2O溶于50mL的DMF中;2~10mmol的柠檬酸钠和六亚甲基四胺溶于50mL的DMF中,其中柠檬酸钠和六亚甲基四胺的摩尔比为1:5~5:1,将二者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溶液A;
步骤二:取0.5mmol的硝酸镍,溶于10mL的DMF中,得到溶液B;取0.2~0.3mmol的均苯三甲酸或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溶于10mL的DMF中,得到溶液C;将溶液B以每秒20微升的速度注入溶液C中,搅拌,得到混合溶液D;将混合溶液D转移至玻璃器皿中,于微波反应器中130~140℃反应30~40min,得到溶液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87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