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倾斜油底壳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28308.8 | 申请日: | 2019-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2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孙皓奇;李旭东;程秀围;王红丽;王云飞;邓玉林;李元石;赵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
| 主分类号: | F01M11/06 | 分类号: | F01M11/06;F01M11/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马倩倩 |
| 地址: | 3004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倾斜 油底壳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倾斜油底壳,在发动机上安装倾角传感器,在油底壳中安装有两位三通电磁阀、吸油管、消沫板等装置。当发动机发生倾斜时,倾角传感器可以将发动机倾斜角度信号传递给ECU,再由ECU判断并控制两位三通电磁阀采取不同的吸油策略,以保证发动机能在多种倾斜角工况下形成良好的回油循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底壳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倾斜油底壳。
背景技术
在研究飞机及船用发动机过程中,由于飞机和船在在运行状况下会出现许多前后倾斜的情况,在其发生倾斜时机油泵有可能无法正常在油底壳中获取机油,从而导致油路无法正常工作,甚至会造成发动机因缺少机油润滑而损坏的情况发生,所以在发动机设计时就要考虑发动机倾斜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防倾斜油底壳,以解决发动机倾斜时回油不良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倾斜油底壳,包括油底壳本体、两位三通电磁阀和倾角传感器,所述倾角传感器用于采集发动机的水平位置信息,并传递给ECU,所述ECU控制连接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布置在油底壳本体内,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的常开油口连接吸油泵作为回油口,其余两口均连接一定长度的管道作为吸油口,两个吸油口的开口端分别布置在油底壳本体内的前后端,并留有足够吸油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油底壳本体内侧位于两位三通电磁阀上部设置有消沫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保证发动机处于倾斜状况时仍能正常抽取油底壳中的润滑油,从而解决发动机润滑不足导致其温度过高甚至发生损坏的问题,显著提高发动机的整体性能、可靠性和寿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倾斜油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倾斜油底壳的侧面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油底壳本体2.两位三通电磁阀3回油口4.吸油口5.消沫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未经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83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