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节点超融合一体机的存储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8002.2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0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为;张鑫;李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云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55 | 分类号: | G06F9/455;G06F8/60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王奎宇;甘章乖 |
地址: | 20024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点 融合 一体机 存储 方法 设备 | ||
1.一种两节点超融合一体机的存储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在一个一体机服务器内设置两个独立模块,两个独立模块分别为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将所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通过万兆网络线缆连接;
虚拟机向作为主节点的第一节点发出写请求,其中所述写请求包括:待写入的数据和所述待写入的数据在所述第一节点的本地硬盘的写入位置;
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写入位置对应的本地硬盘中的区域记录在其本地硬盘的区域活动日志中,其中,所述区域活动日志表示某块区域正在被修改;
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写请求发送到其本地硬盘,并同时将所述写请求发送到第二节点的本地硬盘,以将所述待写入的数据分别写入第一节点的本地硬盘的对应区域中和第二节点的本地硬盘的对应区域中,其中,所述第二节点作为从节点;
当第一节点的本地硬盘的对应区域中和第二节点的本地硬盘的对应区域中均结束写入数据时,将所述第一节点的本地硬盘的对应区域和第二节点的本地硬盘的对应区域中的数据写入是否同步的状态记录到各个对应的数据块位图中,其中,所述区域包括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对应一个数据块位图,各个数据块位图写在所述第一节点的本地硬盘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一个一体机服务器内设置两个独立模块作为两个独立的节点,两个节点之间通过万兆网络线缆连接中,
所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本地硬盘分别采用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第一节点的本地硬盘的对应区域和第二节点的本地硬盘的对应区域中的数据写入是否同步的状态记录到各个对应的数据块位图中之后,还包括:
当作为主节点的第一节点宕机时,原来作为从节点的第二节点成为新的主节点;
当作为从节点的第一节点恢复启动时,所述第一节点根据第二节点的区域活动日志和数据块位图,同时所述第一节点根据第一节点的区域活动日志,将第一节点的本地硬盘的对应区域中与第二节点的本地硬盘的对应区域中不一致的数据,同步到第一节点的本地硬盘的对应区域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第一节点的本地硬盘的对应区域和第二节点的本地硬盘的对应区域中的数据写入是否同步的状态记录到各个对应的数据块位图中之后,还包括:
当作为从节点的第二节点宕机后恢复启动时,第二节点根据作为主节点的第一节点的区域活动日志和数据块位图,将第二节点的本地硬盘的对应区域中与第一节点的本地硬盘的对应区域中不一致的数据,同步到第二节点的本地硬盘的对应区域中。
5.一种两节点超融合一体机的存储设备,其中,该设备包括:
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为在一个一体机服务器内设置的两个独立模块,所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通过万兆网络线缆连接;
虚拟机,用于向作为主节点的第一节点发出写请求,所述写请求包括待写入的数据和所述待写入的数据在所述第一节点的本地硬盘的写入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写入位置对应的本地硬盘中的区域记录在其本地硬盘的区域活动日志中,其中,所述区域活动日志表示某块区域正在被修改;将所述写请求发送到其本地硬盘,并同时将所述写请求发送到第二节点的本地硬盘,以将所述待写入的数据分别写入第一节点的本地硬盘的对应区域中和第二节点的本地硬盘的对应区域中,其中,所述第二节点作为从节点;当第一节点的本地硬盘的对应区域中和第二节点的本地硬盘的对应区域中均结束写入数据时,将所述第一节点的本地硬盘的对应区域中和第二节点的本地硬盘的对应区域中的数据写入是否同步的状态记录到各个对应的数据块位图中,其中,所述区域包括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对应一个数据块位图,各个数据块位图写在所述第一节点的本地硬盘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本地硬盘分别采用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云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云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800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