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定式水域聚集漂浮物自动处理抽吸清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7814.5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5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游奎;吴美仪;马彩华;王振宇;董婧;张芳;朱玲;刘心田;王绍军;韩方鑫;徐华;谭鑫桢;关婷蔚;杨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5/08 | 分类号: | E02B15/08;E02B15/1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陈玲玉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水域 聚集 漂浮 自动 处理 抽吸 清除 装置 | ||
一种固定式水域聚集漂浮物自动处理抽吸清除装置,属于环境工程与装备领域。在水域漂浮物聚集的水域,顺应水流方向设置拦截囊网,网囊出口紧密地环绕套索在辊式撕碎机进口周围的四个侧边上,从而水流作用下到达网囊处的漂浮物可以顺利地被辊式撕碎机破碎处理。辊式撕碎机通过底锚和浮球或者坐底式平台,安置在拦截网囊自然伸展的位置处。撕碎机的渐缩出料口直接与潜水螺旋离心泵进口相连接,或者通过高压钢丝软管与潜水螺旋离心泵进口相连接,从而被破碎处理后的水域漂浮物由潜水螺旋离心泵输送至岸边的物料收集仓,进行后续处理或回收利用。本发明能够自动、高效地处理聚集的各种类型水域漂浮物,有利于水域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与装备领域,涉及一种将聚集于一定水域的漂浮物处理破碎后再抽吸清除的机械化装备。
背景技术
水域漂浮物主要分为淡水水域、海水水域,包括各种枯枝落叶、爆发性增殖的各类水生生物等自然漂浮物,以及人为丢弃的泡沫、塑料、渔网等各类人造漂浮垃圾。这些自然及人为的水域漂浮物往往混杂于一起,在水流等因素的作用下,形成连片的聚集漂浮物,影响美观,腐败污染水域环境,隔绝空气与水体的交流,造成各种不同程度的环境危害。特别是,在一些重要工业性取水口区域,这些聚集的漂浮物危害更为严重,往往堵塞工业取水系统管道,迫使其无法正常取水和运行,导致生产线瘫痪停机,经济损失巨大。
针对前述这样的问题,人们想尽了各种各样的办法,设计了多种机械及装置进行处理和解决。大体上,这类技术可以分为传送带式和举升式两大类。传送带式采用不同类型的传送带将水域中的漂浮物连续不断地传送到一定位置,从而达到清除目的,是当前水域漂浮物清除应用最多的技术形式,种类繁多。传送带式缺点是传送的距离和能力受传送带长度与规格的限制,特别是传送带必须连续铺设、体积庞大、造价高昂,因此传送带方式应用不十分灵活多变,特别是对于落差较大、地形复杂的堤岸类型并不十分适用。举升式采取一定形式的料斗将水域漂浮物举升到一定的地方,达到清除目的,包括循环链条料斗等多种形式。举升式清除水域漂浮物的工作过程一般不连续作业,也需要建立举升机等重装备机构,造价不菲,应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有少部分传送带式与举升式相结合的技术形式,也存在着二者所共有的弊端。传送带式和举升式作业并不需要对水域漂浮物进行特别地区分和前处理,只要不受传送带规格及举升料斗举升能力的限制,基本都可以处理。但一般而言,水域漂浮物成分及其复杂,大小不一,如果能够处理绝大部分的水域漂浮物,则往往传送带及举升料斗需要设计得特别大,尤其是传送带的长度及举升的距离限制了这两种清除方式的应用,增加了制作与运营成本。
相对而言,泵吸清除式的技术在水域漂浮物清除中应用极为少见,因为很难消除水域漂浮物对于抽吸泵的缠绕和堵塞。有少量比较特殊的应用,如申请号为ZL2009100150718的专利采用射流泵对于浒苔的打捞,申请人前期授权的专利ZL2013101923739、ZL201610494725X提出了两种专门针对爆发性水母清除打捞的装置。目前,尚没有针对水域漂浮物进行统一泵吸清除处理的专利技术。本发明拟针对这样的技术困难,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泵吸清除的固定式水域漂浮物治理技术方案和装备,本发明技术具有泵吸清除技术的应用简便、灵活多变、结构紧凑等优点,同时可以处理水域中所有种类的漂浮物,杜绝或者减少水域漂浮物对于水域环境的危害。
发明内容
为更加有效治理水域各类漂浮物对于水域环境的危害,本发明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固定式水域聚集漂浮物自动处理抽吸清除装置,将各类不同的水域漂浮物先破碎成为合适大小的碎片,再通过特制抽吸泵抽吸清除,从而可以有效地应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自然或者人造的水域漂浮物。本发明装置结构紧凑,操作简便,适用于水域漂浮物聚集和危害严重的场所,可以与已有水域漂浮物拦截网具等装置结合使用,并实现水域漂浮物的自动化清除和防治,消除水域漂浮物的危害,保护和修复水域环境,应用前景广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78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