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茶叶为原料制备小分子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27355.0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83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兰海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陆圣康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21/06 | 分类号: | C12P21/06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周黎亚 |
地址: | 5641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原料 制备 分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分子肽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以茶叶为原料制备小分子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冷冻处理;2)电磁波溶胀;3)真空挤压膨化;4)酶解;5)高压均质;本发明方法具有酶解效率高,分子肽提取率高、酶解时间短,分子肽纯度好,小分子肽的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等得到有效保障,茶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肽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以茶叶为原料制备小分子肽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中富含茶多酚、茶多酚、茶多糖、蛋白质、纤维素类等成分,均发挥不同的药用价值,如生津止渴、清凉降火、抗氧化、调节血脂等。有的研宄表明,茶叶中蛋白质含量约15%~30%(以干重计算),其中约80%为谷蛋白,14%为醇溶蛋白,3.5%为白蛋白和约1%为球蛋白,大部分呈水难溶的状态,因此,传统茶叶的使用方法不能够使得茶叶蛋白充分溶出,虽然近些年的研宄相继报道茶叶蛋白的生物活性主要有抗氧化、抗诱变等,报道茶叶蛋白的种类主要有糖蛋白、多酚氧化酶等,但分子量大或者以多聚体状态存在,这使得茶叶蛋白的吸收利用率低。
小分子肽是由两个及以上的氨基酸以肽键相连的一种蛋白质片段,具有易吸收的特点,小分子肽早已成为药食品、保健品、日用化妆品等领域的开发热点。如专利号CN201710695843.1公开了一种石斛小分子肽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木聚糖酶、纤维素酶、碱性蛋白酶以及植物蛋白酶进行复合生物酶切的方式提取小分子肽;又如专利号CN201811609136.7公开了一种仿生法制备功能性蛋白多肽的方法,以天然植物蛋白为原料,利用非动物源性蛋白酶,模拟动物消化过程,生产酶解蛋白多肽。包括:将植物蛋白原料预粉碎,加水调制,采用非动物源性复合蛋白酶A、木瓜蛋白酶和菠萝蛋白酶进行一次酶解,再加入复合蛋白酶B、赖氨酸氨肽酶和羧肽酶进行二次酶解,制得二次酶解蛋白浆液,然后均质、喷雾干燥、灭菌,即得;但关于茶叶蛋白制备小分子肽的研究鲜见,并且茶叶蛋白中连接键种类报道较少,以及多肽发生自组装的影响因子通常有温度、pH、离子强度、反应时间等,而酶解过程中液伴随着上述影响因子的变化,这使得小分子肽的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等受到抑制,造成酶解时间长、提取率低、稳定性不理想。
鉴于夏秋茶供求量大,造成茶渣增多以及秋冬季茶园修剪的遗弃茶叶也较多,研究和开发茶叶蛋白质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以茶叶为原料制备小分子肽的方法,具体如下:
一种以茶叶为原料制备小分子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冷冻处理:将茶叶与改性β-环糊精按质量比10:(0.03~0.07) 的比例混合后,置于温度-17~-9℃条件下冷冻存储20~30min;
2)电磁波溶胀:将步骤1)所得物与矿物质溶液按质量比1:(2~ 4)的比例混合后,进行电磁波溶胀处理15~25min;
3)真空挤压膨化:将步骤2)所得物经真空挤压膨化处理10~ 20min后,在3~5min内冷却至室温,然后研磨至过80目筛;
4)酶解:将步骤3)所得物与去离子水按质量比1:(5~7)的比例混合后,加入茶叶重量0.01~0.05%的复合酶进行酶解,过滤,取滤液;
5)高压均质:滤液在75~95MPa条件下均质处理后,冷冻干燥,即得小分子肽。
本发明中茶叶为采摘后的鲜叶、茶园修剪的遗弃茶叶、浸泡后遗弃茶叶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所述改性β-环糊精的制备方法为:取3gβ-环糊精,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mL,然后加入20mg维生素E,在温度为45~55℃条件下磁力搅拌20~30min后,再置于70~80℃条件下干燥。
所述矿物质溶液由如下质量百分数组分组成:海藻酸钠11~ 17%、酒石酸7~13%、磷酸三钠14~22%,余量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陆圣康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遵义陆圣康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73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