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共轴反桨的火箭模型及定点降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27342.3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66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霍彦明;李争;张路成;李晓伟;谷存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B10/54 | 分类号: | F42B10/54;F42B10/66;F42B15/01;A63H27/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柳萌 |
地址: | 050018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共轴反桨 火箭 模型 定点 降落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共轴反桨的火箭模型及定点降落方法,属于航天模型技术领域,包括火箭模型本体、动力机构、方向调节机构、电控舱和制动机构。火箭模型本体上设有动力机构和方向调节机构;火箭模型本体内设有电控舱,电控舱用于感应火箭模型本体的位置,并通过方向调节机构控制动力机构的驱动方向;火箭模型本体的前端设有制动机构,制动机构用于控制动力机构停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采用共轴反桨的火箭模型,在火箭模型本体需要降落时,电控舱向方向调节机构发送控制信号,驱动机构调整其驱动方向,使火箭模型向目标点降落,制动机构控制动力机构停止运行,从而使火箭模型稳定的降落。最终能够实现火箭模型准确的定点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天模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采用共轴反桨的火箭模型及定点降落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人类航天技术正在蓬勃发展,目前,其回收重复利用受到广泛关注。火箭模型作为航天事业的基础,不只是一种玩具,更可以成为一种运载工具。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进步。但目前火箭模型的主要功能还是发射和开伞降落,但还不能做到精准的定点回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共轴反桨的火箭模型,旨在解决火箭模型不能做到精准的定点回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采用共轴反桨的火箭模型,包括火箭模型本体,所述火箭模型本体上设有动力机构和方向调节机构;
所述火箭模型本体内设有电控舱,所述电控舱用于感应所述火箭模型本体的位置,并通过所述方向调节机构控制所述动力机构的驱动方向;
所述火箭模型本体的前端设有制动机构,所述制动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动力机构停止运行。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共轴反桨电机和依次设于所述共轴反桨电机驱动轴上的两个螺旋桨,所述制动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共轴反桨电机停止运行。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方向调节机构包括水平转动电机和竖直转动电机,所述水平转动电机安装于所述火箭模型本体上,所述竖直转动电机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所述水平转动电机和所述动力机构,所述水平转动电机和所述竖直转动电机通过接收所述电控舱的感应信号用于调节所述动力机构的驱动方向。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水平转动电机的驱动端和所述竖直转动电机的固定端,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竖直转动电机的驱动端和所述共轴反桨电机的固定端。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电控舱包括GPS模块、陀螺仪模块和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用于记录目标点坐标,所述GPS模块用于时时感应所述火箭模型本体的位置坐标,所述陀螺仪模块用于感应所述位置坐标与所述目标点坐标的偏差角度,通过所述水平转动电机和所述竖直转动电机控制两个所述螺旋桨的驱动方向。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火箭模型本体的前端设有整流头锥,所述制动机构设于所述整流头锥的端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制动机构为顶针开关,所述顶针开关用于控制所述共轴反桨电机停止运行。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火箭模型本体的末端设有降落伞。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采用共轴反桨的火箭模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采用共轴反桨的火箭模型,在火箭模型本体需要降落时,电控舱感应火箭模型本体的位置,并与目标位置进行比对分析,向方向调节机构发送控制信号,方向调节机构接收到控制信号后,驱动机构调整其驱动方向,调整火箭模型本体的降落方向,使其向目标点降落。当火箭模型本体降落到地面上时,制动机构控制动力机构停止运行,从而使火箭模型稳定的降落。最终能够实现火箭模型准确的定点回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火箭模型的定点降落方法,包含所述的一种采用共轴反桨的火箭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科技大学,未经河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73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