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产品船载超低温保鲜加工控制系统与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27013.9 | 申请日: | 2019-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25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刘硕;蔡勇;林王林;姜凯友;孙智勇;张宇;陈磊;杨志坚;丁凡;张博;乔恺;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5D23/19 | 分类号: | G05D23/19 |
| 代理公司: | 杭州奥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72 | 代理人: | 王佳健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产品 超低温 保鲜 加工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品船载超低温保鲜加工控制系统与方法。本发明包括主控制系统、显示单元、阀控单元、采集单元和动力单元。本发明速冻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预冷阶段,第二阶段为快速冷冻阶段,第三阶段为深度冷冻阶段,第四阶段为保温阶段;各个阶段执行不同的降温速率和速冻时间,其中快速冷冻阶段降温速率最大,其次是深度冷冻阶段,最后是预冷阶段,保温阶段维持设备内环境温度稳定。本发明液氮消耗量低,温度控制精确,速冻速率快,且速冻出的水产品无需添加保鲜剂,绿色环保品质好,提高了水产品船载源头保鲜水平,增加了产品附加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产品保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产品船载超低温保鲜加工控制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渔业大国,水产资源丰富,水产品种类繁多。2018年全国渔业总产值已达到12815亿元,其中海洋捕捞产值2228亿元,水产品总产量6457万吨,其中海水产品产量约3301万吨,远洋渔业产量225万吨。自2012年起,中央财政对渔业投入大幅增加,为渔业经济保持高度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佳保障。
随着近海资源持续衰退,国家鼓励发展外海作业和远洋渔业。就捕捞渔船而言,如何进一步对捕获的海产品在船上做好保鲜工作,确保捕获的海产品品质和价值,显得更为重要。长期以来,国内渔场捕捞船对捕获的水产品保鲜通常用冰保鲜,这种传统方法有很多局限性,后来用保鲜剂保鲜,如加入焦亚硫酸钠(虾粉),其被分解后成为二氧化硫,福尔马林(甲酴)等均是致癌物质,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近几年陆陆续续有渔船开始安装氟利昂制冷库,水产品保鲜水平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这种保鲜方式还需要加入虾粉等保鲜剂。
液氮超低温速冻技术是采用液氮瞬时释放的极大冷冻强度,使海产品快速通过冰晶生成带,有效抑制蛋白变性,肌肉纤维破坏较少,有效控制干耗,冻品在解冻后品质和冰鲜状态一样。同时,科技的不断发展,海产品深加工及贮藏技术也在不断提高,目前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海产品加工及贮藏前移,即海产品加工移至船上,“海上移动工厂”成为一种新模式。若将液氮超低温速冻技术应用直接延伸到一线海洋捕捞加工船,可提升海产品源头保鲜水平,最大程度保持水产鲜度品质。因此,提供一种水产品船载超低温保鲜加工控制系统与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水产品船载超低温保鲜加工控制系统与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水产品船载超低温保鲜加工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系统、显示单元、阀控单元、采集单元和动力单元。
所述的主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阀控单元、采集单元和动力单元。主控制系统集成了水产品液氮速冻工艺专家库系统,即不同种类不同规格的水产品液氮速冻时,阀控单元、采集单元和动力单元的最优匹配参数。
所述的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和设定高精度控制系统的多种参数,以及控制系统运行的实时工况。
所述的采集单元主要由温度传感器组成,其中温度传感器A用于测量速冻设备内部的环境温度,温度传感器B用于测量速冻水产品的中心温度。
所述的阀控单元,主要由液氮过滤器、压力变送器、安全阀、电动球阀、组合式低温电磁阀和液氮喷淋系统组成,用于液氮流量的精确调节;所述的安全阀用于监测液氮管路内压力,当液氮管路内压力值高于安全阀设定的安全压力值时自动泄压。所述的电动球阀为截止阀,控制液氮管路的通断。组合式低温电磁阀由小通径开关阀、中通径开关阀和大通径开关阀组合而成,用PWM波占空比来控制开关阀的开启闭合时间比例,等效模拟开关阀阀口开度的大小。
所述的动力单元,用于控制排风风机和循环风机。
水产品船载超低温保鲜加工控制方法,使用上述的系统,具体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未经浙江大学;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70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水处理过程控制系统仿真测试平台
- 下一篇:鼓风机与PAP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