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电倍增管封装腔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26868.X | 申请日: | 2019-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0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 发明(设计)人: | 马东阁;乔现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J11/00 | 分类号: | G01J11/00;H01J43/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王东东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电倍增管 装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电倍增管封装腔,包括金属腔体、遮挡片及传动结构,所述金属腔体开有一通光孔,所述金属腔内设置光电倍增管,且光电倍增管的感光区域设置在通光孔处可接受发射光,所述遮挡片通过传动结构插入金属腔体内实现对通光孔的封闭或打开。本发明适用于小型的光电探测仪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信号测试仪器,具体涉及一种光电倍增管封装腔。
背景技术
光信号是最常见的待测信号,爱因斯坦提出的光电效应为光测量奠定了理论基础。光电效应指出光是由离散的光子组成,物质吸收光信号会转化为一定量的电子。光测量技术本质上成为电信号测量,是指探测器对光子的吸收。探测器吸收光子后,不管其工作原理,最后得到的电信号前度都代表在给定的时间内探测器吸收的光子数。根据工作原理不同,常见的探测器核心元件有硅光二极管、光电倍增管和雪崩二极管。其中光电倍增管和雪崩二极管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探测率,光电倍增管具有更优异的信噪比,因此光电倍增管被广泛应用于弱光信号探测领域。光电倍增管特别灵敏,因此在光学测试时特别要注意避免环境光和电磁型号干扰,对光电倍增管的封装是必要的措施。此外,光电倍增管在工作时需要暴漏在光信号之下;而工作间隙,需要调节待测样品时,光电倍增管需要处在暗室环境下,否则环境强光线会导致光电倍增管的损坏,因此设计智能的开关控制光电倍增管封装腔的打开与关闭是其正常工作的一部分。
常用的光电倍增管封装腔开关是电子式的,通过压敏开关控制闭合。这种开关比较灵敏,但是价格也高,需要设计专门的压敏开关和电路,比较复杂,相比较而言,机械开关简洁高效,更适合小型仪器的开发。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电倍增管封装腔,本发明采用机械式的光电倍增管封装腔,适用于小型的光电倍增管,利用遮挡片的闭合控制光电倍增管封装腔的闭合。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电倍增管封装腔,包括金属腔体、遮挡片及传动结构,所述金属腔体开有一通光孔,所述金属腔内设置光电倍增管,且光电倍增管的感光区域设置在通光孔处可接受发射光,所述遮挡片通过传动结构插入金属腔体内实现对通光孔的封闭或打开。
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传动杆、弹簧及压块,所述金属腔的开有两个导向槽,两条传动杆通过导向槽在金属腔体内上下移动,所述两条传动杆分别套有弹簧,所述压块安装在传动杆的上端。
所述遮挡片垂直设置。
所述金属腔体的内表面为镀金。
本发明实现对通光孔的封闭或打开,具体为:按压压块使传动杆在压力作用下插入金属腔体,带动遮光板向下运动,对通光孔进行封闭;
松开压块,传动杆在弹簧恢复力作用下,带动遮光板向上运动,打开通光孔,使光电倍增管感光区接收发射光,处于工作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光电倍增管封装腔通过机械式开关,保持光电倍增管感光区的闭合,简洁高效、成本低廉,适用于小型的光电探测仪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图;
图2(a)、图2(b)及图2(c)为传动杆和遮光板的主视图、左视图及俯视图;
图3(a)、图3(b)及图3(c)为金属腔体和腔体密封盖的主视图、左视图及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68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