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体的罩体分离方法、弹体的发射装置及罩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26830.2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9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凯;刘华坪;马寅魏;金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42B15/00 | 分类号: | F42B15/00;F42B1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体 分离 方法 发射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体的罩体分离方法、弹体的发射装置及罩体,该弹体的罩体分离方法中,弹体包括主火箭;罩体连接于弹体的下方,罩体包括罩体基体,罩体基体具有向下凹进的罩体凹面;主火箭的尾喷管朝向罩体凹面的中心区域;罩体凹面上设有阻流凸台,阻流凸台位于罩体凹面的边缘区域,尾喷管的尾焰能够沿罩体凹面流向阻流凸台,阻流凸台能够对尾喷管的尾焰起到阻滞作用。通过本发明,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实现罩体定向分离的发射装置的结构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天航空发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体的罩体分离方法、弹体的发射装置及罩体。
背景技术
“罩体+助推火箭”,是筒内发射弹体结构常采用的方式。发射时,安装在罩体底部的助推火箭先点火,在助推火箭的作用下将罩体及整个弹体顶出发射筒外;然后主火箭点火,驱动弹体向上加速运动,主火箭的尾焰喷流使得罩体下落。主火箭的尾焰喷流对罩体产生向下的驱动力,如果罩体垂直下落,会存在砸毁发射筒、发射车或者其他设备和地面人员的较大风险,带来较大损失。
为此,需要对罩体的分离方向进行控制,现有技术中控制方法为:增设安装小型助推火箭,待弹体出筒后,控制小型助推火箭点火,小型助推火箭驱动罩体沿其喷流的反向分离,从而实现上述定向分离的目标。但是,这种方法的弊端是需要增加一套火工品装置,对点火时序要求严格,并且存在火工品的可靠性问题,增加了系统的复杂程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弹体的罩体分离方法、弹体的发射装置及罩体,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实现罩体定向分离的发射装置的结构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弹体的罩体分离方法,所述弹体包括主火箭;所述罩体连接于所述弹体的下方,所述罩体包括罩体基体,所述罩体基体具有向下凹进的罩体凹面;所述主火箭的尾喷管朝向所述罩体凹面的中心区域;所述罩体凹面上设有阻流凸台,所述阻流凸台位于所述罩体凹面的边缘区域,所述尾喷管的尾焰能够沿所述罩体凹面流向所述阻流凸台,所述阻流凸台能够对所述尾喷管的尾焰起到阻滞作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罩体凹面设有多根导流筋,所述导流筋在所述罩体凹面上自所述阻流凸台向其对侧延伸,相邻两个所述导流筋之间设有导流槽。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罩体凹面呈弧面状。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流凸台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阻流面。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罩体基体背离所述罩体凹面的底面设有多个环形增强筋。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罩体基体背离所述罩体凹面的底面设有多个辐射筋,所述辐射筋自所述罩体基体的中心向外延伸。
本发明提供一种罩体,应用于上述的弹体的罩体分离方法,包括:罩体基体,所述罩体基体具有罩体凹面,所述罩体凹面上设有阻流凸台,所述阻流凸台位于所述罩体凹面的边缘区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弹体的发射装置,包括:发射筒体、主火箭、尾舱筒体、助推火箭和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体的罩体,所述主火箭、所述尾舱筒体和所述罩体从上至下依次设于所述发射筒体内,并且,所述尾舱筒体的上端与所述主火箭连接,所述尾舱筒体的下端与所述罩体的上表面抵接;所述主火箭的尾喷管向下朝向所述罩体凹面;所述助推火箭连接于所述罩体的下表面。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罩体基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尾舱筒体抵接的抵接面。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尾喷管自上至下向外扩张,所述阻流凸台位于所述尾喷管的外侧。
本发明的特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未经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68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