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轨观光列车防脱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6710.2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0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强;杨武;蒋耀庭;孙立超;韩兴威;杨林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艾博瑞威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9/00 | 分类号: | B61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林佰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2 | 代理人: | 黄丽 |
地址: | 402360 重庆市大***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轨 观光 列车 脱轨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轨观光列车防脱轨装置,包括标准气缸、连杆轴、轴承和限位安装板;所述连杆轴的一端与标准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所述轴承安装于连杆轴的另一端;所述连杆轴上套设有多个引导孔板,每个所述引导孔板均与所述限位安装板焊接固定;安装时,标准气缸的顶部通过螺钉紧固在转向架顶部的枕梁上,限位安装板通过螺栓紧固安装在转向架的侧架上。本发明的防脱轨装置结构简单、可靠;在有轨观光列车的转向架上安装对称的两个该防脱轨装置,能有效预防有轨观光列车的钢轮向钢轨任意一侧脱轨,能确保有轨观光列车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轨观光列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轨观光列车防脱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旅游行业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人们越来越喜欢一种新的旅游观光方式,乘坐有轨观光列车在旅游景区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随着国家对旅游行业的大力发展,有轨观光列车逐渐成为旅游行业的一个靓丽风景线,未来伴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多,它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
目前的有轨观光列车通过转向架直接承载车体,转向架上安装的钢轮直接接触固定于轨枕上的钢轨,并没有设置任何防脱轨的装置,如图1所示。由于没有设置任何的防脱轨装置,转向架承载着车身在钢轨上运行时,很容易出现钢轮脱离钢轨的情况,如果一旦钢轮脱离钢轨则造成脱轨事故,轻则损坏车辆,重则造成人员伤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有轨观光列车的转向架承载着车身在钢轨上运行时很容易出现钢轮脱离钢轨的问题,提出一种有轨观光列车防脱轨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有轨观光列车防脱轨装置,包括标准气缸、连杆轴、轴承和限位安装板;所述连杆轴的一端与标准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所述轴承安装于连杆轴的另一端;所述连杆轴上套设有多个引导孔板,每个所述引导孔板均与所述限位安装板焊接固定,具体地引导孔板上设有便于连杆轴滑动的通孔。该防脱轨装置可以安装在有轨观光列车的动力转向架上,也可以安装在非动力转向架上;
安装时,将两个所述防脱轨装置安装于有轨观光列车的转向架上,且两个所述防脱轨装置对称设置于转向架两侧;两个所述防脱轨装置的标准气缸的顶部通过螺钉紧固在转向架顶部的枕梁上,两个限位安装板分别通过螺栓紧固安装在转向架两侧的侧架上,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枕梁和侧架均属于转向架的固定结构;当有轨观光列车的钢轮有脱轨倾向时,转向架两侧的防脱轨装置的轴承就会接触对应一侧钢轨的外侧,钢轨通过该防脱轨装置传递给转向架一个向外的力,使钢轮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从而防止脱轨事故的发生。该防脱轨装置结构简单、可靠;在有轨观光列车的转向架上安装对称的两个该防脱轨装置,能有效预防有轨观光列车的钢轮向钢轨任意一侧脱轨,能确保有轨观光列车稳定运行。
进一步限定,所示连杆轴与标准气缸的活塞杆端之间设有用于过渡连接的浮动接头,所述浮动接头能解决标准气缸的活塞杆偏心和弯曲的问题,能使标准气缸运行平稳,能延长标准气缸使用寿命。
进一步限定,所述轴承为球轴承,转动摩擦助力小,能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具体地,可以为深沟球轴承。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有轨观光列车防脱轨装置,有益效果在于:该防脱轨装置结构简单、可靠;在有轨观光列车的转向架上安装对称的两个该防脱轨装置,能有效预防有轨观光列车的钢轮向钢轨任意一侧脱轨,能确保有轨观光列车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现行有轨观光列车的轮轨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艾博瑞威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艾博瑞威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67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