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淤地坝及其设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26262.6 | 申请日: | 2019-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09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韩剑桥;刘元昊;屈瑜维;戈文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及其 设计 方法 | ||
1.一种淤地坝,其特征在于,包括坝体(2)和2个以上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一组透水网,所述坝体(2)上开设有与安装板一一对应的横向透水孔组,所述坝体(2)上开设有与横向透水孔组一一对应的竖向安装槽(7),所述竖向安装槽(7)延伸至坝体(2)顶部,所述竖向安装槽(7)的一组相对侧壁上设置有2对以上与安装板配合的U型安装槽(3);所述坝体(2)的背水面设置有消力池(6),所述坝体(2)的背水面设置有平行于水流方向的加强结构(5);所述坝体(2)迎水面的一侧设置有减速结构,所述减速结构的高度低于坝体(2)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地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5)远离坝体(2)的一面为向内的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地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结构(5)一一分布于相邻横向透水孔组之间和位于边缘的横向透水孔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地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透水孔组中透水孔(4)为圆形、矩形或腰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地坝,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网的直径大于透水孔(4)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地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和透水网的材质为钢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地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2)顶部安装有与U型槽顶部配合的可拆卸盖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地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2)靠近边缘的一侧设置有开口(10),所述坝体(2)上设置有与开口(10)配合的升降式开合闸门和与升降式开合闸门配合的泥沙导向槽(12),所述泥沙导向槽(12)两边向开口中心线方向收拢,所述坝体(2)的背水面设置有与开口(10)配合的泥沙容纳池(9)。
9.基于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淤地坝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当地历史数据,并根据当地历史数据计算拦泥坝高h拦、滞洪坝h滞和安全超高Δh和坝体(2)宽L;
根据拦泥坝高h拦、滞洪坝h滞和安全超高Δh计算坝体(2)高H,其计算表达式为:
H=h拦+h滞+Δh;
根据拦泥坝高h拦、滞洪坝h滞、安全超高Δh、坝体(2)高H和坝体(2)宽L计算所有横向透水孔组中最低透水孔(4)与坝体(2)底面之间的高度h1、最高透水孔(4)与坝体(2)底面之间的高度h2和透水孔(4)的纵截面积s,其计算表达式为:
h1=ah拦
h2=h拦+h滞+bΔh
s<c(h拦+h滞)L
其中,a、b和c为系数,0.63<a<0.78,0.51<b<0.80,c<0.0034;
根据坝体(2)宽度L确定同一横向透水孔组中相邻透水孔(4)之间的间距c,其中,c≥0.067L;
获取当地泥沙粒径,并基于当地泥沙粒径确定透水网的网格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626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