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索张拉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4761.1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2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廖睿智;郝晓祖;赵云龙;张梓航;张树风;钱焕;吴艳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B1/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郑越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索张拉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悬索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索张拉施工方法,包括:相对设置一对第一支撑柱,在一对所述第一支撑柱之间设置多个第二支撑柱;将索夹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柱的第一预定位置,同时所述索夹之间预留允许悬索穿过的安装空间,且所述悬索可在所述安装空间中活动;将所述悬索依次贯穿所述索夹的安装空间,所述悬索的两端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柱上;对所述悬索施加张拉力,使其到达第二预定位置,对所述索夹进行紧固,使得所述悬索固定在所述安装空间中,完成张拉施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张拉时对结构安全影响较小的悬索张拉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悬索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索张拉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空间结构体系的不断发展,索结构以型体优美、经济合理、可跨越超大空间的优点,广泛应用于体育馆、展厅等大型公共建筑。但索结构施工难度大,步骤复杂,尤其是大跨度悬索张拉施工。现有的悬索在张拉时主悬索索夹节点均设计为不可滑移节点,但每根主悬索在施工中从松弛到张拉完成阶段的节点位移较大,这样在张拉过程中就会使得与索夹连接的撑杆产生较大变形和应力,对结构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悬索在张拉施工时对与索夹相连的撑杆产生的变形和应力较大,影响结构安全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在张拉时对结构安全影响较小的悬索张拉施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索张拉施工方法,包括:
相对设置一对第一支撑柱,在一对所述第一支撑柱之间设置多个第二支撑柱;将索夹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柱的第一预定位置,同时所述索夹之间预留允许悬索穿过的安装空间,且所述悬索可在所述安装空间中活动;将所述悬索依次贯穿所述索夹的安装空间,所述悬索的两端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柱上;对所述悬索施加张拉力,使其到达第二预定位置,对所述索夹进行紧固,使得所述悬索固定在所述安装空间中,完成张拉施工。
所述的悬索张拉施工方法,所述索夹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弧形盖板,所述弧形盖板包括安装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成型有多个允许紧固件贯穿的通孔,在对所述悬索施加张拉力前,所述紧固件与所述通孔为非拧紧状态,在对所述悬索施加张拉力后,所述紧固件与所述通孔为拧紧状态。
所述的悬索张拉施工方法,在对所述悬索施加张拉力前,所述紧固件在所述通孔中间隔设置,在对所述悬索施加张拉力后,所述紧固件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的悬索张拉施工方法,还包括平行设置第一弦杆和第二弦杆的步骤,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端固定在第一弦杆上,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弦杆和第二弦杆上。
所述的悬索张拉施工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弦杆和第二弦杆之间设置自锚杆的步骤,所述自锚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交点固定。
所述的悬索张拉施工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端和所述自锚杆的端部之间设置斜拉索的步骤。
所述的悬索张拉施工方法,所述斜拉索与所述自锚杆的连接端设置有锚地锁。
所述的悬索张拉施工方法,所述第二支撑柱上设置有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上安装有所述索夹。
所述的悬索张拉施工方法,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加强板固定在所述弧形盖板的安装部上。
所述的悬索张拉施工方法,多个所述通孔的分布方向与所述第一加强板垂直。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47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