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钢支撑活络端楔形钢隼固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4634.1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2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曹雪山;曹怀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7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2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支撑 活络 楔形 固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支撑活络端楔形钢隼固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钢支撑施加预加力,撑开钢支撑钢管与活络端,测量拉伸长度,确定活络端拉伸出的两根钢梁之间的空缺空间的长度;S2,根据空缺空间的长度,计算确定等截面钢隼的组合与数量,等截面钢隼填充完成后,预留一定长度的空缺空间;S3,在预留一定长度的空缺空间内塞入一对楔形钢隼,然后用紧固装置将这对楔形钢隼进行挤压,进而压紧等截面钢隼,本发明不仅节省钢支撑的架设时间,提高钢支撑架设的技术含量,同时能有效地改善现有的楔形隼锺击塞紧法工艺,消除楔形钢隼弹出的风险,具有良好的未来成果转化前景,本发明可直接制成产品,广泛用于深基坑钢支撑施工中,尤其地铁狭长基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钢支撑活络端楔形钢隼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钢支撑施工存在问题。深基坑支护结构由两部分组成,由钻孔桩、地下连续墙等所构成为围护结构系统,由内支撑、锚杆、围檩等构成为支撑系统。它们是保证垂直开挖基坑的坑壁稳定,周边环境的变形满足规范要求的重要措施。要能充分发挥围护结构的功能,架设内支撑可增加围护结构的刚度与承载力。现用内支撑有混凝土支撑和钢支撑两种。混凝土支撑通常是现浇的,截面积大,变形刚度相应较大,能有效地发挥其作用。钢支撑为装配式,通常采用直径609mm,壁厚16mm的钢管拼装而成,其主要优点是安装速度快,简单实用,缺点是截面积小,仅有混凝土支撑的1/30,刚度也相应小,仅有混凝土支撑的1/5~1/6,因此现场施工中通过钢支撑预加力来改善刚度低的缺点。然而现场预加轴力值试验表明,采用液压千斤顶对钢支撑施加预加轴力,再用锰钢特制的楔形钢隼锺击塞紧,在卸下千斤顶后,预加轴力测试值开始损失,通常会损失到50%。例如某基坑第二道~第四道钢支撑预加力现场实测值仅为设计预加力的40%,并且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已经成为基坑工程的常态。
现有的楔形隼锺击塞紧法工艺原始,技术含量低,且有楔形隼弹出风险。现有钢支撑楔形隼有两种,一种常规矩形隼,宽度为略小于活络端脚缝宽,厚度为40mm,宽度50~60mm,上端焊接钢筋以便挂住,是用于活络端伸缩距离较大时直接塞入以缩短伸缩距离;还有一种是楔形隼,用于活络端伸缩距离小时通过重锺击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钢支撑活络端楔形钢隼固定方法,能有效地改善现有的楔形钢隼锺击塞紧法工艺,提高技术含量,且消除楔形钢隼弹出的风险。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装配式钢支撑活络端楔形钢隼固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钢支撑施加预加力,撑开钢支撑钢管与活络端,测量拉伸长度,确定活络端拉伸出的两根钢梁之间的空缺空间的长度;
S2,根据空缺空间的长度,计算确定等截面钢隼的组合与数量,等截面钢隼填充完成后,预留一定长度的空缺空间;
S3,在预留一定长度的空缺空间内塞入一对楔形钢隼,然后用紧固装置将这对楔形钢隼进行挤压,进而压紧等截面钢隼。
优选地,所述S3中,先在预留长度的空缺空间内正向安设其一楔形钢隼,底部通过托板托住,再反向安设另一楔形钢隼,插入三角空缺内并击紧于三角空缺内,最终用紧固装置将反向安设的楔形钢隼进行挤压,使其向下滑移,反向安设的楔形钢隼挤压正向安设的楔形钢隼,进而压紧空缺空间内的等截面钢隼。
优选地,所述S3中,所述紧固装置包括:
钢架,所述钢架固设于钢支撑活络端伸出钢梁近端上,所述钢架上预留有安装位;
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板的两端固设于所述钢架的安装位上,所述第一钢板上预留有螺纹孔;
螺纹紧固件,所述螺纹紧固件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孔内,所述螺纹紧固件一端头能够与反向安设的楔形钢隼相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46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酱油及其酿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固体废弃物热解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