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美白和祛斑功效的组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3936.7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0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唐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一码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794 | 分类号: | A61K8/9794;A61K8/9789;A61K8/60;A61Q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鼎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95 | 代理人: | 何晓丽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祛斑 功效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美白和祛斑功效的组合物及其应用,涉及化妆品领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洛神花提取物10‑20份、构树提取物10‑20份、白簕提取物10‑20份、熊果苷提取物5‑10份、白芨提取物5‑10份、显齿蛇葡萄提取物1‑3份,可以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清除DPPH自由基,经过人体试验验证,本发明具有美白和祛斑功效组合物及面霜具有优越的美白和祛斑功效,适用性广、起效快、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美白和祛斑功效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当今化妆品领域和皮肤外用药剂的发展逐步趋向于生物化和功能化。东方女性自古以来崇尚“肤如雪,凝如脂”的美白效果,但随着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人们面对的皮肤问题越来越多,肤色暗沉、色素沉着等已成为普遍问题,美白淡斑化妆品也因此成为护肤品开发的一个热点。
皮肤灰暗和色斑是黑色素细胞在皮肤表层的不均匀分布和积聚的结果。皮肤从外到内由表皮层、基底膜和真皮层构成,表皮层又分为角质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黑色素由存在于表皮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合成的,但当黑色素产生过多或分布不均匀时,却会导致色素沉淀,形成黑斑,影响仪容。
如今,很多市场上的护肤品为了短期内达到美白祛斑的功效,都添加了激素,用后皮肤在短期内就会变得白净、透亮、细腻,然而用不了多久,由于激素沉积造成新陈代谢受阻、表皮细胞生长发育异常,导致出现红肿、红血丝、干燥蜕皮、甚至流脓水、结痂等症状,最终导致面部肌肤过敏、红肿、溃烂等症状,对患者造成伤害。
中国专利CN105213270A公开了一种美白祛斑组合物以及含有该组合物的美白祛斑护肤品,该美白祛斑组合物是由rhEGF、北美金缕梅提取液、冬瓜皮水提物和甘草乙醇提取物组成。所述护肤品中,该美白祛斑组合物的重量含量为1~2%。本发明的美白祛斑组合物将北美金缕梅提取液、冬瓜皮水提物和甘草乙醇提取物与rhEGF复配可有效避免rhEGF失活,大大提高rhEGF效率,同时还可以促进rhEGF的吸收,减少渗透过程中的rhEGF损失。添加该美白祛斑组合物的护肤品能促进新生皮肤细胞来替代、更新衰老细胞,可以降低皮肤细胞中黑色素和有色细胞的含量,减轻皮肤色素的沉着,达到美白、祛斑的目的。
中国专利CN106974844A公开了一种美白祛斑组合物,包括如下原料:水、甜菜碱、丁二醇、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异壬酸异壬酯、丙二醇、聚二甲基硅氧烷、牛油果树果脂、硬脂醇聚醚-2、鲸蜡醇、山梨坦硬脂酸酯、蔗糖椰油酸酯、甘油、β-葡聚糖、苯氧乙醇等。本发明的美白祛斑组合物是由保湿剂、润肤剂抗氧化剂、祛斑剂、皮肤调理剂和芳香剂等组成,对皮肤晦暗、肤色不匀及皮肤表面的色斑具有一定抑制、化解及祛除作用,适用于黄褐斑、蝴蝶斑、红斑、雀斑、花斑等症,使用过程无痛苦,无副作用,愈后不留痕迹,平时可取少量涂抹在脸,可预防以上病症的发生,并使皮肤红嫩、娇润。上述专利中植物性营养成分少,肌肤营养补充不足,实际美白祛斑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美白和祛斑功效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具有美白和祛斑功效的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洛神花提取物10-20份、构树提取物10-20份、白簕提取物10-20份、熊果苷提取物5-10份、白芨提取物5-10份、显齿蛇葡萄提取物1-3份。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中还包括旱金莲提取物1-5份、当归提取物0.2-1份。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中还包括芦荟提取物10-20份、三白草提取物1-3份。
上述具有美白和祛斑功效的组合物在面霜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一码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一码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39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