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足机器人柔性足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23449.0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0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甘春标;能一鸣;葛一敏;叶靖;袁璐;王小莹;李子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7/028 | 分类号: | B62D57/028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乔占雄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柔性 足部 结构 | ||
1.一种双足机器人柔性足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基座板(2);
支承结构,所述支承结构至少为一个,所述支承结构设置于所述基座板(2)的下端面上,所述支承结构至少包括两个连杆(1)和可伸缩的弹性组件(3),所述连杆(1)与所述基座板(2)铰接,所述连杆(1)至少包括第一支臂(11)和第二支臂(12),所述第一支臂(11)与第二支臂(12)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支臂(11)与第二支臂(12)之间的夹角小于180°;所述弹性组件(3)连接于两侧的所述第二支臂(12)之间,且所述弹性组件(3)分别与两侧的所述第二支臂(12)铰接;
所述第一支臂(11)与所述第二支臂(12)的连接位置设有连杆转轴(13),所述基座板(2)的下端面设有与所述连杆转轴(13)适配的转轴轴承(22),所述连杆转轴(13)旋转活动连接于所述转轴轴承(22)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足机器人柔性足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3)至少包括两个铰接件(31)和至少一个连接于铰接件(31)之间的拉簧(32),所述铰接件(31)与所述第二支臂(12)铰接,所述拉簧(32)与所述铰接件(31)可拆卸式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足机器人柔性足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件(31)之间还设有轴套结构(34),所述轴套结构(34)包括固定设于其中一个所述铰接件(31)上的限位轴(341)和固定设于另一个所述铰接件(31)上的限位轴套(342),所述限位轴(341)与所述限位轴套(342)滑动连接,且所述限位轴(341)与所述限位轴套(342)的轴向与拉簧(32)的可伸缩的方向平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足机器人柔性足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板(2)两侧靠近所述第一支臂(11)的位置设有限位凸缘(21)。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双足机器人柔性足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臂(11)的自由端活动连接有滚轮(1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足机器人柔性足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10)的表面至少设有一个橡胶圈(100)。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足机器人柔性足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结构至少为两个,相邻的两个支承结构之间呈一定夹角排布,所呈夹角的角度范围为5°-10°。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足机器人柔性足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10)由可形变材料制成。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足机器人柔性足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为分体结构,包括相互对称的且相互可拆卸式连接的左连杆和右连杆,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上对应连接所述滚轮(10)的位置分别设有相对延伸的滚轮连接柱(110),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对应连接所述弹性组件(3)的位置分别设有相对延伸的弹性件连接柱(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344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涂层水过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双异步电机的同步控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