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碱液脱盐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23372.7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5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卢伟;罗柱均;牟朝冰;刘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0 | 分类号: | B01D36/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赵凯 |
地址: | 644004***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盐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液脱盐工艺,属于化工分离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粘胶废水经电渗析处理后产生的碱液,通过管道输送至储罐备用;b、将储罐内的碱液通入换热器,通过换热器对碱液进行加热,将加热后的碱液通入精过滤器,除去碱液中微量的固体杂质,得到精过滤后的纯净碱液;c、将精过滤后的纯净碱液通入脱盐装置,在进料侧运行压力为15‑25bar、浓缩液侧运行压力为13‑23bar和温度为33‑35℃条件下,控制浓缩倍数进行循环脱盐,经脱盐后得到含盐浓缩液和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本发明针对氢氧化钠溶液中硫酸钠的脱除,分离溶液组分少,工艺简单,运行成本低,脱盐效果好,碱液质量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化工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碱液脱盐工艺。
背景技术
以粘胶废水为原料生产的碱液,含有少量的硫酸钠,导致该碱液无法在对碱液质量要求较高的工序中使用,为实现对该碱液的充分利用,需要通过控制工艺参数,利用分离装置进行脱盐,得到高质量的碱液。
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可将溶液中的组分进行分离,以纳滤膜为介质,在一定工艺条件下,可将纯碱生产过程中的母液,含高浓度NaHCO3、Na2CO3以及高浓度NaCl进行分离,将NaCl脱除,实现对NaHCO3、Na2CO3的回收,减少母液排放量。该技术利用纳滤膜对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氯离子的截留率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目前氢氧化钠溶液中盐分脱除技术主要有液氨抽提法和氢氧化钠水合物法,无论是液氨抽提法,还是氢氧化钠水合物法对氢氧化钠溶液中盐分的脱除均存在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
公开号为CN 107235600A,公开日为2017年10月10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电镀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方法依次序包括:(1)将金属废水、有机废水、络合废水、含氰废水、含镍废水、含锌废水、含铬废水分别进行预处理并得到预处理水;(2)将步骤(1)得到的预处理水混合并进行浓缩处理,得到高盐浓水和回用水;(3)将步骤(2)得到的高盐浓水和步骤(1)所述预处理水混合,进行生化处理;(4)将步骤(3)得到的生化处理水进行超浓缩处理,得到超高盐浓水;(5)将步骤(4)得到的超高盐浓水进行蒸发结晶处理,得到回用水和结晶物。
该专利文献公开的电镀废水处理方法,能够实现电镀废水较低排放,同时对废水中各金属离子实现较高纯度的回收。但是,分离的溶液组分较多,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不能有效针对氢氧化钠溶液中硫酸钠的脱除,脱盐效果差,碱液质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碱液脱盐工艺,本发明针对氢氧化钠溶液中硫酸钠的脱除,分离溶液组分少,工艺简单,运行成本低,脱盐效果好,碱液质量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碱液脱盐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粘胶废水经电渗析处理后产生的碱液,通过管道输送至储罐备用;
b、将储罐内的碱液通入换热器,通过换热器对碱液进行加热,将加热后的碱液通入精过滤器,除去碱液中微量的固体杂质,得到精过滤后的纯净碱液;
c、将精过滤后的纯净碱液通入脱盐装置,在进料侧运行压力为15-25bar、浓缩液侧运行压力为13-23bar和温度为33-35℃条件下,控制浓缩倍数进行循环脱盐,经脱盐后得到含盐浓缩液和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
所述步骤a中,经电渗析处理后的碱液包括浓度为40-100g/L的氢氧化钠和浓度为1-5g/L的硫酸钠。
所述步骤b中,精过滤后的纯净碱液包括浓度为40-100g/L的氢氧化钠、浓度为0-0.1g/L的硫酸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33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