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联苯热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23166.6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07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沈波;吴允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育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1/00 | 分类号: | D02G1/00;D02G1/02 |
代理公司: | 无锡义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宋俊华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苯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苯热箱结构,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部的联苯加热管、联苯冷凝管和若干联苯蒸汽管;联苯蒸汽管中穿设有纺丝管,且联苯蒸汽管分别与联苯加热管和联苯冷凝管连接,纺丝管与联苯蒸汽管之间设有紊流结构,紊流结构包括设置在联苯蒸汽管内壁上的第一列紊流挡板和第二列紊流挡板,第一列紊流挡板和第二列紊流挡板分别位于纺丝管的两侧;还包括加速冷凝机构,加速冷凝机构包括供水容器和冷却水盘管,冷却水盘管呈波浪形设置在联苯冷凝管的内部,冷却水盘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冷却水出水管和冷却水回流管与供水容器连接,冷却水出水管上设有循环水泵。本发明一种联苯热箱结构,其加热效果好,且能够加速联苯蒸汽冷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苯热箱结构。
背景技术
联苯热箱是假捻变形机上使用的加热部件,化纤长丝在假捻变形机中的联苯热箱中受热而变形,联苯热箱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纺丝设备之一,热箱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加弹丝的品质。但是现有的联苯热箱的加热效果较差,不利于纺丝的成型质量;并且,由于热箱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排气,若不及时排气可能造成气压过大,产生爆炸等危险性。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加热效果好,且能够有效降低箱体内部压力的联苯热箱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苯热箱结构,其结构合理,加热效果好,有利于提高纺丝的成型质量;并且能够加速联苯蒸汽冷凝,从而降低管内压力,提高热箱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联苯热箱结构,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部的联苯加热管、联苯冷凝管和若干联苯蒸汽管;所述联苯加热管和联苯冷凝管均水平设置,且联苯加热管位于联苯冷凝管的下方,所述若干联苯蒸汽管均竖直设置,各联苯蒸汽管中竖直穿设有纺丝管,且各联苯蒸汽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导管与联苯加热管和联苯冷凝管连接,所述纺丝管与联苯蒸汽管之间设有紊流结构,该紊流结构包括设置在联苯蒸汽管内壁上的第一列紊流挡板和第二列紊流挡板,该第一列紊流挡板和第二列紊流挡板均包括多个紊流挡板,且第一列紊流挡板和第二列紊流挡板分别位于纺丝管的两侧;所述联苯热箱结构还包括加速冷凝机构,该加速冷凝机构包括供水容器、冷却水盘管、冷却水出水管、冷却水回流管和循环水泵,所述冷却水盘管呈波浪形设置在联苯冷凝管的内部,该冷却水盘管的一端贯穿联苯冷凝管的侧壁并设有第一连接头,且该冷却水盘管的另一端贯穿联苯冷凝管的侧壁并设有第二连接头,所述供水容器内存储有冷却水,该供水容器的一侧连接所述冷却水出水管,该冷却水出水管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头连接,所述供水容器的另一侧连接所述冷却水回流管,该冷却水回流管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头连接,所述循环水泵设置在冷却水出水管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列紊流挡板的多个紊流挡板以及第二列紊流挡板的多个紊流挡板均沿联苯蒸汽管的轴向等间距布置,且第一列紊流挡板的多个紊流挡板和第二列紊流挡板的多个紊流挡板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紊流挡板从联苯蒸汽管的内壁向纺丝管的外壁方向逐渐向下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加速冷凝机构还包括半导体制冷片,该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面与供水容器的顶壁抵接贴合设置。
优选的,所述联苯加热管上设有若干电磁感应加热器,该若干电磁感应加热器沿联苯加热管的轴向等间距布置,每个所述电磁感应加热器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该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均为半圆形,且该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内侧均设有保温层、线圈层、合金铝棒和隔热层,所述保温层、线圈层、合金铝棒和隔热层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合拢构成套装于联苯加热管的圆柱筒形,且第一外壳上的线圈层和第二外壳上的线圈层对接形成闭合的感应线圈,所述第一外壳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各第一连接部上设有两个卡槽,所述第二外壳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第二连接部,各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两个弹性卡块,且各第二连接部上的两个弹性卡块与第一连接部上的两个卡槽一一对应卡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位于两个卡槽之间的定位销,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供定位销插入的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均设有过线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育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育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31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调节的智能碳滑板碳条粘结夹紧工装
- 下一篇:一种铝材模具修复用氮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