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面板及防误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22476.6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80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蔡敏;夏志强;马扬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允天律师事务所 11697 | 代理人: | 李春晖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面板 防误触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防误触的方法,该显示面板的触控电极层由第一触控区域和第二触控区域构成,在第二触控区域中设置有多组触控电极单元,每组触控电极单元包括至少一组触控电极组,触控电极组包括彼此电连接的至少两个触控子电极,且触控子电极的面积小于第一触控区域中的触控电极的面积,这样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预设触控阈值,使得预设触控阈值大于操作体仅覆盖单个触控子电极时产生的触控信号,且小于操作体同时覆盖同一组触控电极单元中的所有电连接的触控子电极时产生的触控信号,进而使得操作体仅覆盖单个触控子电极时无法触发触控操作,以降低在使用过程中第二触控区域出现误触发的概率,提升了用户对于显示面板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防误触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了满足不断提高的用户对于显示效果的要求,显示面板的屏占比越来越高,以获得更加良好的视觉和显示效果。
目前将屏占比超过一定值(例如80%)的显示面板称为“全面屏”,这类“全面屏”由于具有超窄的边框而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也正是由于“全面屏”的边框较窄,使得用户在握持、阅读显示内容等非触控需求时,很容易出现由于手指或手掌误覆盖边框附近的显示区而出发边框附近区域的触控响应的情况,这种误触发的情况给用户的正常使用造成了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防误触的方法,以实现降低显示面板的误触发概率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误触效果的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和位于所述基板朝向出光面一侧的触控电极层;其中,
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第一触控区域和与所述第一触控区域相邻的第二触控区域;
所述第二触控区域中包括多组触控电极单元,每组所述触控电极单元包括至少一组触控电极组,所述触控电极组包括彼此电连接的至少两个触控子电极,所述触控子电极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触控区域中的触控电极的面积。
一种防误触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防误触的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显示面板中第二触控区域中的触控电极单元的触控信号;
判断所述触控信号是否大于预设触控阈值,如果是,则响应触控操作,如果否,则忽略所述触控信号;
所述预设触控阈值小于操作体完全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触控区域中的一组触控电极时的触控信号值,且大于所述操作体仅覆盖所述触控电极单元中的单个触控子电极时的触控信号值。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防误触的方法,其中,所述显示面板的触控电极层由第一触控区域和与所述第一触控区域相邻的第二触控区域构成,在所述第二触控区域中设置有多组触控电极单元,每组所述触控电极单元包括至少一组触控电极组,所述触控电极组包括彼此电连接的至少两个触控子电极,所述触控子电极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触控区域中的触控电极的面积,这样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预设触控阈值,使得预设触控阈值大于操作体仅覆盖单个触控子电极时产生的触控信号,且小于操作体同时覆盖同一组触控电极单元中的所有电连接的触控子电极时产生的触控信号,进而使得操作体仅覆盖单个触控子电极时无法触发触控操作,而只有在同时覆盖同一组触控电极中的所有电连接的触控子电极时才会触发触控操作,降低了在使用过程中第二触控区域出现误触发的概率,提升了用户对于显示面板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24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云平台的云硬盘创建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硅晶圆刻蚀机